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 西周初年,成王封熊绎于楚蛮。但在此后的二、三百年时间里,楚国的经济状况一直没有多少变化,是相当贫穷落后的。《左传·昭公十二年》记右尹子革的话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左传·宣公十二年》也说到若敖、蚧冒时还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在“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句下注曰:“舍楚在山林,少所出有。”服虔《史记集解》于此句下亦有近似的说法。我们在有关的史料里,也的确找不出西同时期楚国生产了什么可以称道的物品。  相似文献   
2.
楚令尹浅说     
春秋战国间,社会巨变,反映在官制上,便是列国不一,名目纷繁,正如《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说:“自周衰,官失而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作为南方大国的楚,又带有其特殊性,许多官名不见于其他诸侯国,令尹是最显著的一例。令尹一名的由来,据《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疏:“楚臣令尹为长……令,善也;尹,正也;言用善人正此官也。”这是一种流行的解释。据《说文》:“令,发号也”;“尹,治也……握事者也”。故令尹的字义  相似文献   
3.
《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发表的林河同志《从楚简考证侗族与楚、苗之间的关系》一文,依据1953年5月长沙仰天湖25号墓出土的战国楚简,论证了战国时期侗族的历史及其与楚、苗的关系。这种运用考古资料研究我国民族史的方法,能补文献史料之不足,值得提倡。对长沙仰天湖楚简中的“郈阳公”,学者们以往多释为“许阳公”,同时将  相似文献   
4.
关于楚族的起源,我国史学界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已作过一些研究,最近儿年讨论尤为热烈。本文仅对此作一简要综述,并就研究方法上的几个问题谈些个人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专家,读者。《史记·楚世家》说:“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史学家一般据此认为楚立国于周初。至于丹阳地望,历来说法不一,有安徽当涂说,湖北枝江说、秭归说,河南丹淅说,陕西商县诸说。但不管丹阳在哪里,楚的统治中心长期在江汉流域,是毫无疑义的。研究楚的族源,就  相似文献   
5.
俞伟超同志撰写的《先楚与三苗文化的考古学推测》一文,把古史传说和最新考古发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族属问题,提出了很有启发性的见解。但为着论证先楚与三苗属于同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系统,而说“楚人与三苗的先祖是同源的”,则似可商榷。  相似文献   
6.
越、楚是我国先秦时期南方的二大民族,他们地域毗邻,各有所长,文化上相互影响,但史籍于此记载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越、楚遗物不断从地下经科学发掘出来,开始揭示出为人鲜知的越、楚文化相互影响的史实。然而,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多偏重于楚文化对越文化的影响,关于越文化对楚文化的影响似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此略述管见,试补不足。  相似文献   
7.
赤壁辨     
古赤壁的地点,历来众说纷纭,计有汉川、汉阳、黄冈、武昌、蒲圻等说。本文拟就各说的由来、依据和分歧,加以综合、比较、分析,兼对《光明日报》刊登的丁力同志和吴应寿同志关于赤壁在何处的两文,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汉川赤壁说赤壁因赤壁之战而著称于世。关于赤壁之战的地点,其说虽多,归结起来,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认为在长江流域;一是认为在汉水流域,而汉川说即其代表。汉川说最早之所出,已不可考。但据唐人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说:“赤壁草市在县西(即今汉川县)八十里,古今地理书多言是曹公败处。”可见此说来源很古,在唐和唐以前是颇为流行的。《元和郡县志》批驳此说时指出:“案《三国志》,曹操自江陵追先主至巴邱,遂至赤壁,败归南郡,赤壁在巴邱之下大江之中,与汉川殊为乖谬”。我们认为该志的说法是正确的,并依据《三国志》对它作下列说明。  相似文献   
8.
论汉东曾国为土著姬姓随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就“曾国之谜”展开的热烈讨论中,主要有两种见解:一是认为曾国即随国,一是认为曾随是不同的两个国家,不能等同。持这两种意见的同志,有些人又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即认为曾(或者即随)是自北渐次南移,最后到达今随县一带的。笔者赞同曾随同一说,但不同意南迁说,而认为曾是汉东一个古老的姬姓国家,即土著。现据有关材料,衍为此文,期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9.
从楚的历史发展看楚与中原地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国自始至终和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已为丰富的古籍和考古材料所证明。本文仅从楚的历史发展过程对这种关系作一初步研讨。一“远接商周祚最长”。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哀郢》一诗中,对楚国历史源远流长所发出的感叹。我们如果把传说时代也算在内,楚的历史就更早更古了。古代传说,楚之先祖是黄帝的后裔。据《史记·楚世家》,楚为芈姓,其始祖为季连;季连以下过了两代,“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