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苏联的民族过程具有不少共同特点。这首先是由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基础的共同性所决定的。我国各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他们的繁荣和进一步全面接近,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反映。由于历史传统、经济性质、民族分布、文化特点及其他原因,苏联各民族的形成过程有一定的特点,而且进程也各不相同。因此,按照它们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由民族共同体的类型决定的)来考察苏联的民族发展过程是适宜的。苏联的民族发展过程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在伟大的十月革命以前形成的民族;2.在苏维埃时期形成、未经过发达资本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2.
1987年10月22日至23日,《民族译丛》编辑部在北京召开民族研究术语译名问题座谈会。国家编译局、中央民族学院《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有关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 座谈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多年来在《民族译丛》杂志上出现过的重要名词术语的译法问题。  相似文献   
3.
1986年12月21日至24日,湖南省民族贸易经济研究会在长沙召开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湖南省各级民贸部门、民族工作部门及科研、教学单位的实际工作者、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共100余人,他们向会议提交论文30篇。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编辑部等单位应邀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民族人口(万人)分布地区民族人口(万人)分布地区3 10安哥拉 na刀aaeHbo(Kyno- HOHbl,KaJIaMHaHO- HH)崩龙族fla二ayHr (63H月yH)帕梅人flaMe帕米尔人flaMHpcKHe Hapo八H邦板牙人flaMnaHraH巴拿马人flaHaM从。邦阿西楠人naHraeH-缅甸94.3;中国美国加拿大东帝沈蒙古人民共和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印度99.4;孟加拉 国印度99.矢巴基斯 坦阿富汗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埃塞俄比亚98.3; 肯尼亚;苏丹苏联中国·美国苏联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墨西哥阿富汗78.6;中国1801901 15菲律宾巴拿马96.8;美国菲律宾 …,.通口曰八口11一ee…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在正经历着一个根本变革的时期。党所制定的加速发展经济和提高效率的方针,目的在于揭示并体现出我们尚未充分发挥出来的社会主义优越性。而这个方针的实施,与苏联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改革是分不开的。随着改革运动向前发展,愈益清楚的是:如果不弄清停滞的根源,就不可能克服历史上产生的停滞机制。现在我们已开始越来越明白:20年代偏离列宁关于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的许多重要原理,造成了怎样的实际后果。  相似文献   
6.
人口(万人)分布地区*民族人口(万人)分布地区A 11阿巴津人A6a3HH。阿巴克农人A6aKHOH阿贝兰人A石e万aM阿布伊人A6yH阿朋人(拉米温格人) A6yHr(几aMHyHr- 玖bl)阿布哈兹人A6yxa3H阿瓦尔人(包括安迪采兹人)Aaap从址(aH仄。- 找e3cKHe Hapo及H)澳大利亚人(土著) A刀cTPa万H介eKHe(a 6oPHreHH仗e)HaPo- 江H奥地利人ABcTpH益双址苏联75.6,土耳其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 几aMa)阿迪盖人A及瓦re益玖班阿塞拜疆人A3ep6an- 双娥aH双封艾马拉人A益Mapa 11一51300苏联伊朗53.8;苏联2079。5苏联苏联0。03玻利维亚…  相似文献   
7.
由我国世界民族研究学界知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学科带头人葛公尚同志主编的《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一书,已于2006年9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聚合了国内十多位学者数年辛勤耕耘的精髓,反映了我国学者在国际政治视角下研究跨界民族问题的最新成果。该书包括“理论篇”、“世界篇”和“中国篇”三大部分。“理论篇”对有关跨界民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诸如“跨界民族”的界定和分类、跨界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跨界民族与地缘政治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世界篇”对当代世界近20个跨界民族热…  相似文献   
8.
在东方学发展的现代水平上,对欧亚各民族和政治共同体历史的局部研究,转为撰写关于它们历史的综合性论著是可能的。这种论著全面、统一和多样化,其目的在于阐明自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至社会主义胜利前,它们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这些民族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每一个单独的民族和政治联盟只能是整个历史进程的许多参与者之一,因此,它的历史只有以整个欧亚为背景,并考虑到各种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早已引起许多研究工作者的注意。苏联以及别国的学者、各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不只一次地谈论过它,并以各种方式多次阐述过和解答过这个问题。然而,摩尔根的发现同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有关结论之间的联系,摩尔根提出的关于原始社会的具体理论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期创造性活动中所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的相互关系,迄今尚未十分明确。其实,这里所谈的既是唯物主义历史,也是原始社会科学史的一个中心问题。这项研究不够完善的原因显然在于对该问题的态度。不久以前,大多数学者都局限于研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两部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波兰 ,国家在“民族问题”上的政策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对于波兰的多数民族来说 ,目的是保持和发展波兰文化的区域多样性 ;对于少数民族 (包括按宗教来划分的 )而言 ,也是如此 ;通过与一些国家签订包括相互义务在内的协议这一途径来帮助在这些国家中处于少数地位的波兰人 ,在波兰国家政策中占有特殊地位。必须指出的是 ,在选派驻当代国际组织中的代表、维护本国利益、保障国家社会 -经济与文化的进步和全体公民 (不论其民族和社会属性如何 )的幸福、解决家庭问题等方面 ,这一政策也都在全国范围内适用。本文只研究前文提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