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0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家畜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家畜病理学的课程特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讨论式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对自然感染并经血清学和病原学定性为猪生殖———呼吸综合征( PRRS) 继发猪瘟(SF) 的8 头病猪进行了临床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其临床表现为高热稽留、神经症状、呼吸困难、极高的死亡率。病理学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及脾炎、非化脓性脑膜脑炎、急性出血性肾小球肾炎及急性间质性肾炎,卡他性肠炎,广泛性淤血及出血。猪合并感染上述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损伤远较单一发病严重且复杂,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3.
应用电灼烧和强酸腐蚀的方法成功地对10周龄公雏鸡实行了肾上腺去除术。在此基础上对完全去除肾上腺雏鸡给以外源性糖及皮质激素(GC)———地塞米松(Dex)2mg/kg·d,可以逆转由于GC缺失造成的血糖降低和水盐代谢紊乱。对去除123肾上腺雏鸡给以RU486—PVA50mg/kg·d,雏鸡血糖、血清钠、血清钾维持正常水平;虽然其血清ACTH浓度升高至14694±756IU/L(P<001),但血清皮质酮并没有在高浓度ACTH刺激下大量分泌,而维持于9048—10314nmol/L的生理范围内。为在不受内源性GC干扰下建立鸡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提供了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对一猪场自然爆发的猪病进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起由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稽留、呼吸困难、精神沉郁、腹泻与呕吐等症状。病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纤维素性肺炎、广泛性胸膜肺炎、泛发性出血性淋巴结炎、急性脾炎、全身广泛性淤血及出血等变化。这种临床病理变化特征说明该病是一种以胸膜肺炎为主的急性热性出血性败血病。  相似文献   
5.
本文仅就一起群发性的鸡眼部疾患进行了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以及微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起鸡病的病源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是单纯性眼型葡萄球菌病.疾病的发生与鸡舍卫生恶劣以及曾因罹患过传染性法氏囊炎而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猪生殖—呼吸综合征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然感染并经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定性为猪生殖—呼吸综合征 (PRRS)的 3头仔猪 ,在临床病理学研究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 ,主要表现为 :1 各种细胞器遭受普遍性的膜结构损伤 ,而以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变化较为严重 ;2 病变主要发生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即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变化最明显。病猪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广泛性的微循环障碍和防卫功能低下 ,死亡率非常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48例自然感染鸡包涵体肝炎病毒而发病的雏鸡进行的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出血、贫血、淤血和下痢等变化,但不具症病意义。在病理学方面,该病主要侵犯肝脏,呈急性变质性和出血性肝炎的变化,在高度变性的肝细胞核内可出现嗜酸性和嗜碱性包涵体,十二脂肠均呈现急性出血性肠炎的变化,以局灶性出血为其特点。肝脏及十二脂肠的上述特征性变化具有症病意义。  相似文献   
8.
啄痪(CHL一。IBALIS。。I)是鸡由于饲料中营养缺乏、供水不足、密集饲养、过热、通风不良。光线太强、外寄生虫刺激、脱肛、换羽\皮肤创伤出血等因素所引起的,以自啄、他啄并互相影响和模仿,形成恶性循环不易自然停止的疾病。它包括啄肛痹(VE。;T-PICKI,;G)、啄羽病(FECLTH-ER一个小)G)、啄趾痹(TOE一如小,。G)、啄头痛(HEAJ一拉)H)。G)、啄蛋痫(HA-...Z)。G)等几种类型。1病因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全或比例失调,供水不足,饥饿,饲养密度过大,禽舍温度过高,通风不良,光线太强,外寄生虫的刺激…  相似文献   
9.
对某猪场所发生的病猪进行了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病原学、血清学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病主要发生于妊娠母猪及断奶后的仔猪。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仔猪主要表现呼吸困难、紫绀、大叶性肺炎、出血性淋巴结炎及败血症。ELISA及RT─PCR检测为PRRS阳性,在肺、肺门淋巴结及脾脏巨噬细胞浆内可观察到圆形或卵圆形、电子密度低、大小为55-70nm、其外围有囊膜的病毒颗粒,该颗粒呈团块状或弥漫性分布,由此证实该病为PRRS。  相似文献   
10.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起的人和哺乳动物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 182 2年德国学者Tide mann首先在人体中发现 ,动物学家Owen将这种寄生虫命名为Trichinellaspiralis。现已证明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可感染人和 15 0多种动物 ,主要寄生在宿主的肌肉中。因此 ,此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 ,并且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我国 1881年首次在厦门于猪体内发现此虫 ,以后陆续在黑龙江、辽宁、福建、贵州、河南和湖北等省发现多种动物感染。据庞颜坤 ( 1999)报道〔1〕,196 4— 1997年 ,仅云南省人群暴发旋毛虫病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