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读,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引用佛教经、论很多,笃补巴通过这些印度佛教的经、论来进一步论证觉囊派他空见教义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2.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笃补巴·西饶坚赞所著《山法了义海论》分体、道、果三编,每编中引用了大量的佛教经论来论证觉囊派的根本教义"他空见",以此实证"他空见"的经典性和正统性。文章将这部经典"三编"中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用相应的汉文译文对照校勘,以此试图勾勒出藏汉佛教经论译文的特点及各自的译文风格。  相似文献   
3.
吐蕃时期的佛经翻译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蕃王朝时期,王室因政治斗争和丰富文化的需要而引进佛教.在王室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扶持下,引进佛教的第一项事业便是翻译佛经,因此佛经翻译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纵观吐蕃时期佛经翻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本文就这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和后发展国家的“飞旋镖效应”为实践依据,认为落后地区要找准特色产业才能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在《山法了义海论》中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引用佛教经、论很多,笃补巴通过这些印度佛教经、论中的核心话语来论证心性本净与客尘烦恼所覆之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山法了义海论>一书中笃补巴·西饶坚赞用来论证"他空见"的印度佛教经论的典型藏文译文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校勘研究的方法,从内在结构、内容诸要素到外在表达方式上比较了藏、汉两种译文的相同性和不同点,并将这些藏汉佛经翻译的典型个案与现代翻译理论相结合,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综合考察,由此揭示出藏汉佛经翻译的共性、特色及其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7.
初始配额是碳交易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分配的模式和方法将影响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从欧盟、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碳交易的经验来看,拍卖的分配模式有利于碳市场的效率,而免费分配模式更能鼓励企业参与。进一步从不同的免费分配方法来看,历史法需要的数据基础相对简单,而基准线法则可以更有效地激励节能减排绩效好的企业。由于我国开展碳交易经验不足,在碳交易体系建设的初期,免费分配为主的渐进混合模式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免费分配应以历史法为基础,同时将企业的减排绩效纳入考虑。  相似文献   
8.
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梳理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进行了梳理(搜集、整理、辨別、确认、分类、排序、补遗、附录),提出了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可分《格萨尔》前三部、中五部、降伏四魔、十八大宗、后三部等五大类,共35个部本(包括附录、补遗),其中9部木刻本,24部手抄本,2部掘藏本。这35部本大体涵盖了《格萨尔》早期版本的基本面貌,可称之为《格萨尔》全传,可为格萨尔学的深入研究建立可靠的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9.
西藏传统藏纸工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纸作为传统纸品中的独特品种,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2006年藏纸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对西藏著名的藏纸生产点金东造纸坊和尼木造纸点等的实地调查,较详尽地介绍了藏纸的原料来源、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为今后进一步探讨藏纸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以及对藏族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并对所引用的重要经论《大般涅槃经》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思想特点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其与藏传佛教思想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