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留下阳光是沙产业立意的根本对沙产业理论的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产业是以太阳为直接能源,靠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进行产品生产的体系,是钱学森先生所预见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中,一个知识、技术高度密集的农业产业体系类型之一.沙产业主要是要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就是要改善光合作用的行动条件,优化和置换太阳能转化器的科学方案.提出了沙产业的基本原则和标准,指出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依靠人的智慧和技能,在干旱的不毛之地留下阳光,转换为人们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为解决若干世界性难题指出方向.  相似文献   
2.
“国内过分依赖海外学者,唯他们马首是瞻,可能会错失良好的研究机会。中国产生世界级大师,必须探求自己的研究方向,走出自己的道路。”这是2003年度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前不久在科技奖励国际论坛上发出的肺腑之言。去年数学界的大事,要算是拓扑学中的彭加莱猜想可望解决。解决方案是由俄国人普雷尔曼(Perelman)经过7年时间,基于对理察·汉密尔顿(R.Hamiltom)方程的研究提出来的。丘成桐说,他与汉密尔顿是老友,早在1996年,他就了解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回国后,他急于告诉同行方程的价值,并指出顺藤摸…  相似文献   
3.
沙产业理论是以太阳能为直接能源利用技术装置靠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进行产品生产的体系,要求生产技术现代化,生产过程组织严密,生产工序配合紧密,为创建新的农业文明提供了指导和依据,这已被实践证明,但沙产业特定的发展空间是沙漠戈壁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是永恒的主题,是在技术的发展和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壮大,实现"变不毛之地为沃土"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在“六·五”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清华大学、耶鲁大学强强联手,共同开展一项旨在提高中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环境意识和综合决策能力的长远培训项目。来自地方人民政府、国企、高等院校及环保系统的20多名国家干部、企业高层管理者、教师参加了“清华-耶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干部培训项目”(简称ESDLP项目)开幕式,开始接受为期三周的境内外培训。据介绍,ESDLP将结合讲座、论坛、案例分析与实地考察等方式,通过系统阐述城市人口、资源、基础设施、产业和社会结构以及信息化进程等方面的挑战与对策,为高级干部提供城市发…  相似文献   
5.
我省藏族地区的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点,而牧区教育又是藏族教育的重点.牧区既有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区域特点,又有冬春定点居住,夏秋随畜群游牧的生产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牧区教育的困难程度。近几年来,从牧区的实际出发,我们确定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  相似文献   
6.
丘成桐、伏格乐、水岛裕和马塔切纳4位外国专家获得200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务委员陈至立3月24日代表中国政府向他们颁发了获奖证书。4位获奖人对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来自美国的丘成桐博士是国际著名数学家,通过来华访问、讲学、建立数学研究所和捐款等形式,支持和促进我国的数学研究,为我国培育了大量高级数学人才。德国农业经济学博士伏格乐在任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农村发展部主任期间,十分关心我国农业的发展,把世行的新理念、新技术引入援华项目。日本医药学家水岛裕多年来关心支持我国医学科学的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