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4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车水马龙的北京西三环的北侧,一座气势磅礴的大楼拔地而起,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就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所在地。其社长李朋义潇洒和干练,带领着一批少壮派创造了中国出版界的奇迹。未圆“元帅”梦李朋义出生在河北省黄骅县。小学、中学他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李朋义读书很聪明。尤其文章写得不错。那时,他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小学毕业时,大队干部竟有意留下才十几岁的他来担任小学校长。而他所幻想的是有朝一日能当上县广播站的记者。李朋义的父亲是一名盐场工人,对他来说最大的愿望是将来儿子能接他的班当一名工人。中学毕业后,…  相似文献   
2.
1999年张辉选择了回国,与邓中翰一起投身于芯片微电子领域的研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中国芯”。2006年张辉又自立了门户,办起了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我国手机电视的掌门人。张辉入选“千人计划”,为利用海外人才智力提升我国微电子技术、促进微电子产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站在我们面前的陈钦光,刚过而立之年,慈眉善目,一副弥勒陀相,让你一眼看去,就有一种亲切感。不错,他就是广西浦北县福旺镇骨科医院院长陈钦光。陈铁光出生于福旺镇大田村。生不逢时,尤其是在乱哄哄的那个年代。他虽降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但也免不了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下人。乡下人的孩子什么不干?陈钦光捉虾摸鱼,上山打柴,无事不及。但他与别的孩子多有不同。他上山打柴时,两只眼睛尽往草丛里面瞅——说不定会有惊人的发现——他所要寻觅的山草药。说出来你可要吓一跳。为治疗一名疥疮患者,陈钦光居然斗胆上一座有野猪乱跑…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这些从事文教卫生、经济技术等领域的外国专家们,远离自己的祖国和亲人,以一技之长、利用多种方式投身于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在血与火的考验里,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反法西斯正义之歌。  相似文献   
5.
佩里家族至今先后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等历届中国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们致力于英中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建树颇多,深受崇敬。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荧屏和舞台上,活跃着一批外国人。他们或是留学生,或是在华工作的外国人,或是外国专家。其中很多人都跟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学习相声,并且通过学相声、说相声,在中国成了"明星"。在相声界,人人都知道丁广泉爱收洋徒弟,是他为中国的相声舞台培养了一批洋笑星。如今,这些洋笑星已经从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变身为传播者。他们在中西方之间搭建起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并使之在时空中不断延伸。  相似文献   
7.
数百年来,亚细亚版图上的大雄鸡中国,与欧罗巴大地上的六角形法兰西,远悬欧亚大陆的两端,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一东一西,遥相辉映。从悠远漫长的古代丝绸之路,到瞬息千里的现代社会,中法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犹如不废江河,奔流不息。中国巨龙舞法国2004年1月24日,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两侧观看中国盛装表演的法国公众达到了70万人,超过了每年法国国庆大游行的观礼人数。这是香榭丽舍大街第一次向外国人举办的活动敞开如此宽广的胸怀,也是法国政府首次批准外国政府和团体,在那里举行如此大型的活动。与此同时,法国与中国结成对…  相似文献   
8.
5月3日,一辆黑色奔驰轿车直驶北京市白石桥路3号。车内一位老者面向窗外,深情地眺望着眼前的那座宏伟的建筑。他的心情如同滚滚的车轮:“我又回来了,我熟悉的友谊宾馆。”这位老者,就是40多年前在我国工作过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前苏联援华专家组组长阿尔希波夫。他是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访华时特意来友谊宾馆,拜访国家外国专家局老局长杨放之、吴凡吾和现任局长马俊如等领导的。北京友谊宾馆是我国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于1954年为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修建的。当阿尔希波夫看到宾馆内熟悉的一切,激动万分。他告诉年轻的同…  相似文献   
9.
一 笔者在湖北省荆州市再次见到了彼得·塞兹先生。相互寒暄过后,他便以主人的身份进入了角色。作为总经理,塞兹先生像是朋友,作为朋友,他又像是一个知已。尤其在随后的两次接触中,他的这种感情和性格给笔者的印象愈加深刻。 彼得·塞兹于1985年作为世界最大之一的石油技术服务公司的道威尔高级职员首次来华,指导我国油田大功率固井水泥车的技术引进工作。当初,他步出武汉市机场汇入匆匆的人流、踏进江汉石油管理局这个陌生的世界时,他只是想,以他出色的技术和工作帮助中方按合同要求完成项目技术的接受、消化、吸收和转让的全…  相似文献   
10.
去年初冬,笔者曾欲访林章申,但终因他特忙而让采访搁浅。今年国沃趁他来北京采访了他。他此次来京是作为海外旅美华人组织——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的代表,接受我国政府为他颁发的“友谊奖”。在国际电子工业领域里,林章申和他的公司握有一张“COMS技术”王牌。正当世界奋起追赶时,30多岁的他已经率领上7一个“团队”。任何一位获奖者,当金光闪闪的奖章系挂在他的胸前时,都会勾起他对往昔的回忆。林章申先生也不例外O集成电路”尖端水平的一个代表。正当世界奋起追赶之时,30多岁的他已经率领上了一个“团队”,随后升迁为该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