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变革,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城市化既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与可持续城市化的定义和内涵进行归纳和分析,说明城市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并指出了可持续的中国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从行动理论视角解读韦伯的新教伦理命题,有助于对现代理性资本主义微观基础的新解读。韦伯的论证存在三个主要问题:解释对象前后不一;价值观变动理论以缺乏证据的心理假设为前提;经验证据存在概念混淆。认识到这些问题有助于社会学家更好地构建宏观社会现象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既有探讨往往存在价值预设。虽然不乏客观公正的论述和分析,但普遍的问题是分析框架不完整或太偏重结论的梳理。如果将社会科学本土化视为一种文化传播与融合的过程,一方面可以借助“四因说”建构分析本土化的框架,另一方面可从既往的结论分析转向前提分析。首先,把“要不要本土化”的价值命题搁置,而仅探讨“本土化成为可能的前提”这一事实命题;其次,通过引入“四因说”为坐标系,从异质性质料的对接、形式结合的方式、理论主张的目的和本土化过程的动力与阻力四个方面梳理本土化主张。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会学史的一部分,社会学思想史以思想史或社会学视角研究社会学思想的历史演变,结合文本解读对思想演变做出解释。既有的社会学思想史研究大体上均可以归类为内部主义或外部主义研究框架,但这两种框架本身缺乏深入的研究。从美国社会学家卡米克和亚历山大的争论出发,梳理两位学者在解释人物思想形成、社会理论发展和社会学变迁三方面的不同立场,在比较的基础上讨论这场争论与内外之分相关的三项议题,进而对内部主义和外部主义的含义、具体解释机制以及两者的关系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5.
李钧鹏 《社会》2011,31(5):1-47
由于道德主义的困扰和内在连贯的分析框架的缺乏,知识分子社会学在学科传统内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窘境。目前,对“知识分子”主流定义的本体性假设正在受到质疑,而知识分子作为一种边界划分的过程和后果以及有关知识分子的阶级性等问题开始受到关注。在关于知识分子社会角色定性的问题上存在着教化与颠覆这两种不同的基本立场;而关于其意识来源,传统的研究结论则可以被归纳为经济决定论、社会决定论、场域塑造论与参照群体论。近十年来,新一轮思想社会学的兴起对传统范式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本文认为,作为一种回应,通过将知识分子的政治意识由自变量重构为因变量,有望在知识分子研究领域形成一场以分析社会学为导向的变革,而知识场域、惯习、自我概念、亚文化认同与知识轨迹等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提出一个初步的政治认识论框架。
  相似文献   
6.
城镇养老金体制改革是我国当前改革热点之一,它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有重大的影响,并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试图对包括筹资、给付、管理、投资在内的城镇养老全体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根据改革的现状,本文提出,目标不明确是影响我国城镇养老金体制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为此,应采纳世界银行的建议,实行三重支柱的养老金体制。基于这个目标,作者提出了八项改革建议,并对转制成本的负担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社会行动的结构》问世以来,以社会秩序问题为主线的社会学思想史论著层出不穷。尽管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堆砌观点、人物和理论的常规社会学思想史路径,历史叙事相对连贯且意义清晰,但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受到了严厉的批评。通过梳理既有的相关作品,加之深入剖析大泽真幸的《给每个人的社会学史讲义》,我们指出,社会秩序问题虽然无法引导作为整体的社会学思想,但该问题作为重要的社会理论问题,仍然能够作为一种恰当的历史视角,以考察社会学在解决社会整合问题上有所变易但又相对稳定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镇化发展滞后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发展的原因 ,既有体制原因 ,又有内在的经济合理性。要促进农村城镇化加速发展 ,引导农村非农生产经营企业适当向城镇集中 ,必须从两个方面做起 ,一是降低它们在分散经营时由于不规范性和无偿利用外部收益而具有的种种比较优势 ,二是创造适宜环境 ,扩大非农企业在城镇生产经营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人口素质逆淘汰问题不仅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城乡不同的生育率是造成人口素质逆淘汰的原因出发,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指出静态社会中的确存在人口素质逆淘汰,但城镇化不仅控制了人口数量,而且提高了人口素质,因此,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等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应和推进城镇化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也谈公共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公共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评价和批评,认为公共社会学存在逻辑与实践上的许多问题,而公共社会学的现有状况不应成为社会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