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6篇
统计学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中国,人们常用“妇女能顶半边天”来形容女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巨大作用。长期以来,国内外各界十分关注中国女性人口,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女性人口的社会地位问题,并将女性人口就业状况视为衡量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参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有459万藏族同胞,其中45.64%居住在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自治区。由于西藏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交通十分不便,难以取得关于西藏地区全部藏族人口的实际调查资料,因而长期以来藏族人口科学研究进展较为困难。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实施过程中,首次对西藏自治区全部人口进行了包括出生死亡人数、婚姻状况、生育状况等十八个项目的直接调查登记,并使用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子计算机,高质量地完成了普查资料的数据处理工作,取得了丰富的西藏人口统计资料,从而使全面分析藏族人口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婚姻观念的变化□杜泳据全国人口普查和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等资料分析,我国婚姻观念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初婚年龄提高。据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1990年全国有855万早婚人口(男15~21岁、女15~19岁),其中88%集中在农村地区。到19...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口婚配年龄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现实社会中,婚姻的实现,往往受到人的年龄、民族、地域,风俗、宗教信仰和其它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我国人口的婚姻习俗中,年龄似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对情深谊长男女,仅因“年龄不合适”而遭到亲朋好友的非议,以至不得不忍痛割爱的事例屡见不鲜。那么,试问什么是男女婚姻的最佳年龄差呢?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会有不同地标准,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也有”男大十,不算大”的观点,等等。究竟我国人口婚姻现象中的年龄模式是什么样的呢?1987年7月1日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1995年全国有795万30~44岁大龄未婚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全国有795万30-44岁大龄未婚人口杜泳一个国家或地区婚龄人口的数量多少、婚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其人口总体发展趋势,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历来被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30-44岁大龄未婚人口...  相似文献   
6.
人口普查是查清国情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普查工作有不少环节,保证普查登记资料的质量是最重要的基础,这是能否取得准确人口资料的关键。抓好普查登记资料的复查和人工逻辑审查工作是保证普查资材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普查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一个或几个普查区普查完毕后,普查员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全面进行复查,发现差错,经核实后,予以改正。”复查的方法,首先由普查员每天进行自查,再由普查指导员组织普查员进行互查。在自查和互查中,都应按照人工逻辑审查规则,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实地核查。发现的差错,在核实后予以改正,确属特殊情  相似文献   
7.
据苏联中央统计局刊物《统计通报》资料: 1982年1月1日苏联总人口为26,884.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2,568.9万人,占总人口的46.8%;女性人口14,315.5万人,占总人口的53.2%;女性人口比男性人口多6.4%。 1981年共出生496.14万人,出生率为18.5‰,比1980年增加0.2‰,死亡274.21万人,死亡率为10.2‰,比1980年减少0.1‰;自然增长率由1980年的8.0‰上升为8.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