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中国的人口控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失业危机和贫困蔓延,使人类社会面临着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则是人口规模的持续膨胀,因此“人类对生育的选择将决定世界的未来”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我国虽已成功地实现了人口低速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但未达人口最高峰前的惯性膨胀、就业和消费压力及老龄化困惑,不仅加剧着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也给社会稳定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沉重的背负。因而,只有持续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合理人口分布,才能最终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人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视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历史阶段,在剖析人口与资源、环境相依关系和矛盾冲突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人类文明观和相应的实践策略,以便促进“三种生产”协调发展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天人合一”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朴素的自然辩证观。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剖析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哲理和弊端,评判了西方“以人为中心”伦理的历史价值和所导引的社会灾难,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对立统一的系统观,以及天人和谐和复杂系统的认知论,旨在裨益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念与其理论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与“双剩余”理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对未来发展的共识 ,发展循环经济则是实现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但目前 ,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更多的是停留在生产领域和工业园区 ,而缺乏对人类经济活动中因供需失衡所造成的产品积压、滞销、报废而导致的资源浪费与环境重负的关注。本文利用作者提出的揭示人工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流动供需规律的“双剩余”理论 ,从生产与消费的供需均衡、结构等价出发 ,探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机理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沿着多序度稳定态而演化 ,没有稳定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的有效发展 ,没有发展 ,社会也不可能得以有序的稳定。人类在经历了生存和发展阶段的多种磨难和当今面临严重的危机中开始觉醒 ,于是可持续发展便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历史阶段的最终抉择。社会稳定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又成为检验其状态的主要标志。为了保障社会的稳定 ,则应遵循社会与自然和谐的总量供需准则和结构均衡机理。我国的国情也决定了在遵循上述准则和机理过程中 ,必须采取加强中央政府控制、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创造外部有利环境等调控途径与机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消费适度与资源节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人口持续膨胀,资源供给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已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造成诸此状态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压力及其物质消费追求驱动下的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因此,倡导物质消费的适度和消费结构的合理转移,以及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调控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是摆脱当代发展危机和实现我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于是,深入探讨适度消费和资源节约的内涵及其实践途径是本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论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人与人公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社会伦理和实践行为两个方面 ,探讨了人与人公平的基本原理和行为标度 ,提出了衡量社会公平的理论模型和实践准则。旨在通过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相依关系 ,以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适度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处理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和环境再生产之间的相依关系。因此,本文视适度人口目标之追求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调节规律,在析评适度人口学说演绎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适度人口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运动规律。并论述了控制人口和解决失业、贫困问题的紧迫性及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机理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论坛的主题。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哲理,紧密联系中国国情,从能量守恒与耗散结构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调控策略,提出了一些有创见的理论准则和实践路径,旨在抛砖引玉以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