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希腊哲学中就有人本主义的萌芽,如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肯定人的价值,要求个性解放,强调人的现世的享受;近代思想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想,并进一步把关于人的学说与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及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肯定相结合,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某种意义上,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是对古近代人本主义思想的一种否定,是建立在反唯物主义、反理性主义和反乐观主义的基础上,其代表人物和流派如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人格主义等。  相似文献   
2.
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萨特在发表《辩证理性批判》时,其哲学思想确有新的发展和变化。但是,萨特并没有放弃其在《存在与虚无》中所提出的“人”的问题的基本观点,他一心想用存在主义的“人学”观“补充”和“革新”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存在主义的个人自由理论来“医治”马克思主义的“弊病”;用以“个人实践”为基础的“人学辩证法”代替唯物辩证法;用“历史人学”代替历史唯物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问题的解决,仍然植根于它的现象学的本体论,因此并未超出唯心主义的窠臼。  相似文献   
3.
尼采生活在欧洲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危机四伏的时代。他作为一位资产阶级的代表,向西方传统文化发出了全面的挑战,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下简称《如是说》)就是这样一本挑战书。 《如是说》是一部象征性的哲学诗,它以诵诗的形式表达了尼采的主要思想。有人评价他的这本书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是铿锵有力,充满了乐感,到处闪烁着自我欢乐、自我陶醉和批判精神的火花,他那充满着智慧、豪放、肯定、伟大的诗句汇成一道音乐的洪流会使你勇往直前。尼采本人也认为,这本著作是“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4.
回顾我市的发展历程,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富民富村强市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人口生产融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1991年以来,我们深入、扎实地实施了“四大工程”。 1 树立大人口观念,实施领导示范工程 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人口控制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必须把这项工作列入主干线,列入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市委、市政府早在1991年就提出了实施领导示范工程的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党政领导亲自抓,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从而开创全党动手、全民动员、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计生工作新局面。为了确保领导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我们至上而下逐级健全了党政领导亲自抓计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相应制定了真抓实管的具体内容、检验标准、奖励标准,并形成制度化、经常化。 一是强化责任,制定示范标准。市委、市政府出  相似文献   
5.
马赛尔与萨特都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有一些观点却与萨特大相径庭。他针对萨特在《存在与虚无》、《恶心》等著作中所论述的“人的存在与自由”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弊端。他指出:萨特把人的存在看作是偶然的、荒诞的、虚无的,是一种悲观的论调,会给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罩上一层阴影;萨特关于“他人就是地狱”的结论,是把人们带到痛苦和不安的处境;萨特提出“我是被判处自由的”绝对自由观,是“最离奇的谬误”,是“虚无”,现实中是不存在的。马塞尔对萨特的抨击,对于我们研究萨特及其存在主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试析叔本华意志论哲学的内在矛盾及形而上意义刘敬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魏金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一、叔本华主体与客体关系思想的合理性及其问题叔本华在其代表性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世界是我...  相似文献   
7.
由于本人一直从事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之故,因而读过《现象学的使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涂成林同志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后,觉得它是近年来研究现象学的一本好书.综观全书,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正本清源,主题突出.80年代以来,国内发表或出版了不少关于研究胡塞尔及其现象学、海德格尔和萨特及他们的存在主义的文章和著作,对这三位现代西方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的研究,不论从数量和质  相似文献   
8.
萨特的人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认为,哲学就是“人学”。他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值得重视,但把“人”归结为孤立的个人存在和主观意识,则使他滑向唯心主义。他从“人的存在状态”、“人生的体验”对人作了分析,说明人是虚无的存在,“恶心”是人生的体验和证明,表现了他的悲观主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