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貴州省黔西县桃井乡摩底寨,有一位115岁的造林模范——苗族社員楊么公。提起他,摩底寨的人们便感到是一种光荣。 楊么公12岁开始种树,不过那时是給地主种。長期的劳动使他对植树發生了深厚的感情,慢漫地他开始找一些荒山造林。正如任何热爱工作热爱劳动的人一样,楊么公对树苗灌注了全部精力,冬天,他掘松树苗的脚土,放上燒过的草木灰;春天,注意培养树苗,或加夾板,或用杆扶,或用繩拉,总想法讓它長得笔直;少  相似文献   
2.
真理是客观的。承认客观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论的一个基本的、普通的常识。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多年来宣扬唯心论的先验论,宣扬并奉行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特别是由于他们采用混淆不同事物的本质的诡辩手法,以“什么藤结什么瓜,  相似文献   
3.
今年第二期《学术研究》的“关于学术研究方法論問题的討論”专栏,发表了刘节先生的以《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为題的討論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刘先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历史研究的方法論問題,而所有的問题又都是围繞着阶級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研究孔子及其思想这个中心問題的。刘先生文中还特別声明:这些“虽然是个別問題,也可“以偏概全”,‘一隅三反’”。从这个声明看来,刘先生在这篇討論文章中,显然是試图以孔子及其思想的討論来“概”和“反”及整个古代历史和古代历史人物的究方法論問題,即:阶級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研究古代历史和古代历史人物的問題。  相似文献   
4.
主要矛盾的原理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是哲学界素所持认和广为人知的。但是,由于多年来实际工作中的失误的贻害,特别是由于林彪、“四人帮”在十年内乱中为了达到其罪恶目的而故意抹杀、歪曲我国社会发展中客观实际存在的主要矛盾,任意臆造他们的所谓的“主要矛盾”,以此为借据进行反革命破坏,因而使关于主要矛盾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都搞得十分混乱。在粉碎“四人  相似文献   
5.
<正>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安徽的省情认识不够,经济发展战略未能作出更好的选择,加之建设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和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使安徽的资源优势不能充分转化为商品优势。这不仅与经济建设“三个面向”的要求不相适应,而且同邻省相比差距也较大。安徽要迅速振兴经济,首要问题是对本省省情进行再认识,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本文仅就建设安徽长江走廊产业带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几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以求正于有关领导和专家们。  相似文献   
6.
文獻首次記載多氯莰烯(Chlorinated Camphene或Toxaphene)用作一種殺蟲劑,大約自1945年開始;經過多種防治害蟲的試驗,均獲得優良效果,在1948年已被肯定為一種卓越的殺蟲劑了。 蘇聯化學家F.S.Khanenya和S.V.Zhuravlev在1944年曾製出類似的殺虫劑,即從松節油经过氯化,製得殺蟲劑SK~(1) (即氯化松節油);它是一種黏稠而透明的液体,含氯量达58—60%。1953年指出,多氯莰烯,DDT和  相似文献   
7.
一九六四年五月,哲学界开始了一场关于“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问题的广泛论争。这场论争,是就如何理解和表达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问题进行的,这对于促进哲学科学的百家争鸣,推动哲学学术的深广研究,是极其必要和有意义的。但是,为时不久,学术争论之温煦春风就倏然转向,探索真理之晴和气候骤尔变阴。在那个  相似文献   
8.
相对真理与絕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論上的一个重要問題。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經驗批判主义》一书中,把真理問題归結为两大問题:(一)有沒有客观真理的問題;(二)相对真理与絕对真理的关系問題。这是用辯証唯物主义原理考察真理問題必然得出的結論。客观真理問題,說的是人们的认識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这是真理論中的唯物論的問題。相对真理与絕对真理的关系問題,說的是人们的认識是一个从相对真理走向絕对真理的逐步深化的过程,这是真理論中的辯証法問題。如果有沒有客观真理是真理論中唯物論和唯心論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以马克思主义辯证法为直接理论来源,以中国社会的矛盾运动和中国革命为客观依据和实践基础,综合了人类认识发展中的辩证法思想的积极成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极其丰富的经验,从而对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作了系统、深刻和创造性的说明和发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作为杰出的唯物辩证法论著,《矛盾论》不独在理论原理、思想内容上有非常的深刻性和巨大的广阔性,而且在理  相似文献   
10.
“四人帮”胡说,知识分子之所以“反动”,就在于有“知识”,“知识越多越反动”。这是无耻的诬蔑,荒谬的论据,反动的“帮理”。“四人帮”这一“帮理”和“论据”之荒谬所在,首先在于,把知识和反动等同起来,“知识越多越反动”,把知识当作区分革命和反动的标准,这是根本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划分革命和反动,是有其严格的客观标准的。要区分社会上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和个人是革命还是反动,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