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曹廷杰(一八五○——一九二六)字彝卿,湖北枝江人。一八七四年,入北京国史馆,做汉誊录。一八八三年来到吉林,在靖边军后路营中办理边务文案。一八八九至一八九四年一度前往山西,任和顺、宁武知县等职。甲午战后,复返东北,历任吉林边务文案总理、呼兰木税总局总理、吉林知府、吉林劝业道道员、代理蒙务处协理等职。一九二。年离开吉林,于沈阳暂居一个时期后,返回湖北故乡。一九二六年夏,曹廷杰拟再返东北,途经上海  相似文献   
2.
自蒙古帝国时期吉里迷之归附,至至大元年(1308)骨嵬之降服,元于库页岛诸民族之收服,前后历经半个世纪之久。为了建立并巩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元朝政府先后设置了征东招讨司、东征元帅府、兀者吉烈灭万户府等军政机构,专司库页岛及其附近地区的管辖,并派遣蛮军长期驻岛,创建狗站,“设驿以通之”。元代对库页岛的经营,可谓尽心竭力,  相似文献   
3.
日俄战争期间东北人民的抗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十七世纪中叶沙俄开始侵略中国以来,东北一直是中国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重要前哨阵地之一。站在斗争前哨的东北各族人民,坚持不懈、英勇顽强地抗击着沙俄扩张主义者一次又一次的野蛮入侵,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抗俄斗争的壮丽史篇。日俄战争期间的抗俄斗争,是东北人民继十七世纪的早期抗俄斗争、瑷珲和北京条约前后的抗俄斗争、义和团运动前后  相似文献   
4.
蒙古汗国时期建立的诸王分封制,对于调动各部的武装力量,加速征服战争的进程,巩固对占领区的军事控制,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统一全国局面的逐渐形成,诸王分封制开始走向了它的反面,一些实力雄厚的蒙古诸王逐渐滋长了与元中央政权的离心倾向,他们或者拥兵自立,或者觊觎皇位,酿成了元初蒙古诸王的一系列动乱。  相似文献   
5.
偶读金敏黻《静晤室日记》(手稿),发现著录有郭沫若同志未曾发表过的七律一首。这首诗写于一九四五年四月二日,作者以高度精炼、概括的语言,回顾了自己前半生的革命生涯,表达了一个革命者嫉恶如仇、渴望战斗的强烈愿望。我们从诗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郭老首先是一个战士,然后才是学者;首先是一个革命者,然后才是文学家。这丝毫没有低估郭老学术成就和文学业绩的意思,而是说,他是一个战斗的学者,是一个革命的文学家。这首诗对于了解和研究郭老的思想和生平,很有价值。原诗如下:  相似文献   
6.
全国二十几个省和自治区中,就省名来说,与古代满语地名相关的有两个省分:“黑龙江”为萨哈连乌拉(Sahaliyan ula※黑水)”的意译,“吉林乌拉(Girin ula沿江)”的部分音译。上述特点,是满族及其先人在两个省内长期活动的重要遗迹之一。在吉林省内,不仅省名与满语相关,相当一部分县以下行政区划单位和自然地理实体的名字,也来源于原满语地名。如果把吉林省内现在仍然在沿用的与满语有关的地名——包括图籍载录和民间习用的,统通统计在内,恐怕有三、四百个之多。清代以前,当然更要多一些了。只是由于年代湮远,加上政治的变迁,民族的迁徙,习俗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14世纪末,以喜乐温河卫为中心的库尔喀人,分布于锡赫特山以东北纬42°-46°的沿诲地区。自15世纪初起,经过自发南迁、战争掠取、内迁编旗,至18世纪初,库尔喀人全部进入了东北内地,南海边地不再见有库尔喀人的活动足迹。17世纪中叶,一部分恰喀拉人曾以“捕貂鼠人” 之名南下,与库尔喀共居于岩杵河等地,并融合为“库尔喀气人”。这部分库尔喀气,也于康熙五十三年内迁于珲春。清雍正年间,部分恰喀拉人再度翻越锡赫特山,以本族固有之恰喀拉族名,进入南海边地,占有了原库尔喀人的活动区域。只是在沙俄入侵乌苏里地区之后,恰喀拉人才逐渐向北退缩。从民族特征看,库尔喀与恰喀拉有许多相近之处,但是从他们生产、生活中与海洋关系的明显差别,可以确定库尔喀即今天的奥罗奇人,恰喀拉则为乌德盖人。  相似文献   
8.
吉林市地滨第二松花江中部,扼南北水陆交通要冲,是东北著名的古城之一。在它悠久的历史中,很重要的一页,是作为古代造船厂址,以“船厂”的名字载入史册的。在古代,东北地区造船的历史很久。远的不说,自汉代起,“挹娄人便乘船”,“至冬船道不通,乃下居邑落”。北魏的乙力支曾“乘船(氵斥)难河,西上至太(氵尔)河”。辽代,“其俗刳木为船,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明清两代有关文献,对扈伦四部的世系做了钩索,对一些有争议的人物做了考定,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扈伦四部主要首领的世系表。通过考索,作者认为:扈伦四部的主体虽源于海西女真的塔山左卫等三卫,但不是三卫的简单南移,其间是有发展有变化的,他们的主要首领已经不是塔山左卫等三卫早期创建者的直系后代,而是在女真社会不断发展和频繁的部落战争中崛起的新人物。  相似文献   
10.
明代扈伦四部,又称海西四部。在明代后期女真族发展史上,哈达、乌拉、叶赫、辉发等四部组成的扈伦联盟,与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毛怜卫等四卫组成的建州联盟,是争执女真社会牛耳、抗衡角逐最为激烈的两大集团,也是推动女真族走向统一的最积极的两支力量,他们共同构成了满族共同体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