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何菊仙 《理论界》2004,(2):32-32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产物,每一次世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与之相应,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的民族国家壁垒也日趋弱化,从而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赖联系日益加深密切,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的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态势。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原则就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中国最大的实际,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除了依靠其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策略方针这一根本因素外,与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紧密相关。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实际需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建党学说,把一个以农民、小资产阶级成份为主的党建设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党建思想,大力推行干部“四化”方针,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入党,为我党夺取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中央三代领导核心为基本线索 ,从经济发展战略、资源配置机制、所有制结构、利益分配方式四个方面对三代领导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作初步比较研究 ,勾勒了我国社会主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轨迹。这对于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