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佘艳春 《江淮论坛》2007,(1):177-180
在历史的每一次转型时期或者说“断裂”处都会相应出现女性写作的高峰,历史的容许和商业的接纳,这是现代性带给女性写作最直接而有效的好处,然而也意味着女性写作至今没有摆脱充当男性无法平复“断裂”带来的焦虑和无暇无力钳制时的抚慰和疏漏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2.
当女性获得书写的权力后,颠覆一直以来都是由男权掌控的传统文化就成为女性孜孜以求的目标,她们通过自己的言说方式参与建构历史、解说历史,试图以女性的性别特征、女性主体性的自我确证和女性对历史的阐释,使潜在的、“失声的”的女性话语浮出历史地表,将性别与政治、经济、种族、阶级放在一起,成为思考历史的一个角度。  相似文献   
3.
当代女性作家运用自己当下的历史观梳理和重现中国女性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真相,寻求女性所应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主体身份,从而实现女性建立自己的历史谱系,以性别视角影响人类对历史的陈旧看法,进而达到男女共建和谐均衡的人类文明和社会模式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民间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女性主义的崛起及其对男权社会的冲击,使得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创作的民间隐形结构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女性将自己最关心、最熟知的日常经验和个人的成长经验写进历史,表现女性真实的历史境遇,这必然与国家、民族等宏大叙事不同,是具有民间色彩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整体的文化转型背景中,在现代性的研究视野中来考察女性写作的嬗变过程,就会发现女性写作的本质目标就是获得双重的自我主体身份的确证。当我们对轰轰烈烈地演进了一个世纪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进行现代性反思时,发现女性自我身份的认同出现了一个令人惊异的循环轨迹,经过100年的求证又回到了原点,女性主体身份非但没有得到确证的自由,反而出现大面积的驯服与溃退,究其原因恰恰是这双重身份在确证过程中的错位与迷失。  相似文献   
6.
我们身处的时代被好多人称为是理想主义全面丧失的时期,我不这样认为。较之上个世纪80年代,这是一个理性全面复归的时代,理想主义在理性光辉的映照下,反映出更加丰富多采的内容,再与多姿多态的表达方式相配合,呈现出来的必然是隐蔽而深邃的面目。  相似文献   
7.
性禁忌乃是男性秩序最深、最坚固的堡垒,对处女贞操的赞颂,对生殖的丑化也是男权用以压迫、控制女性的最隐蔽的方式,男性叙事无论哪种派别,对女性鄙视和玩弄的态度都保持了高度一致。女性书写的意义在于必须修正男性写作中浓重的男权意识,书写女性在各个时代所遭受的侮辱和掠夺,揭示女性作为人类的另一半带给历史进程的促进和动力,同她们在现实和历史中所“不得不给定”的卑微身份之间意味深长的对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