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利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法,对广东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估算出1980年至2004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率。分析表明,广东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要素投入增加推动的,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能源强度变化因素分析——以广东作为案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探讨了能源强度变化的因素分析方法,并对广东能源强度变化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作为单位GDP能耗全国最低的省份,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第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其中工业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是总体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作用不大,行业结构的变化对能源强度下降发挥了一定作用。由此,继续调整优化工业行业结构,支持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是未来实现单位产值能耗持续降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可以引入多项指标如最大最小值比、相对平均偏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等来满足对差异的直观、快速、准确、全面、有所侧重和差异构成的认识要求。以广东省数据为例,我们测算到广东最高最低地区间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4.39倍扩大到2007年的7.9倍;加权变异系数从1978年的0.497增长至2007年的1.45;加权相对离差率从1978年的0.293,增加至2007年的1.14;加权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09,增加至2007年0.48。计算分析还表明,广东区域差异78%来自于珠三角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间的差异,22%来自于地区内差距。而地区内差异又主要是来自于珠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   
4.
结构失衡的根源在于收入分配失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调整经济结构。需求结构失衡与产业结构失调是相互作用的,结构失衡严重掣肘了发展方式的转变。结构失衡的根源在于收入分配失调,调结构的首要任务是调整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5.
广东能源结构与能源效率变化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广东作为单位GDP能耗全国最低的省份,能源结构向优质化方向转变在其能源效率的提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煤炭、电力等不同能源品种在能源边际效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别。由此,扩大优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鼓励低效能源向高效能源转变,增加优质高效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是我国未来提升能源总体效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公司治理机制市场化,既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也是国有企业应对入世挑战、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调整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市场化的基础;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市场化的核心;完善市场治理手段是公司治理机制市场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