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本文对1980年代以来香港、台湾与大陆三地怀旧电影的特点作了分析,认为香港怀旧电影的特点在于追寻和建构一种身份认同,台湾怀旧电影的特点是基于本土关怀的成长经验,大陆怀旧电影则在窥探意识形态的禁忌区间.  相似文献   
2.
3.
储双月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126-131,163,164
作为"软性电影论者"进攻左翼电影理论的阵地,《现代电影》杂志长期遭受主流政治的压抑和遮蔽。今日重读《现代电影》,不仅能够让我们从另一角度来理解20世纪30年代"软硬论战"涉及的艺术与政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还可以捕捉当时的革命小资产阶级进步电影人转变的身影,乃至欣见闪烁其中的反帝政治、受众研究。  相似文献   
4.
消费主义时代与全球化语境对怀旧电影的创作影响深远,致使电影怀旧趋向于商业化的怀旧或全球加地方性的怀旧。这也是转型期中国怀旧电影的创作走向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如何拓宽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需要进行系统的探索。2012年的中国电影对外传播中,传统的推广模式包括政府主办、商业宣传、民间活动和媒体等占据主导,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营销、不同媒介跨界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进展。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实现海外市场竞争,需要直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借助于走向世界的市场机制和新的战略,寻求国产电影海外发展的空间和潜力,真正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转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