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9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于廑先生的两篇论文《士与古代封建社会之解体》与《封建中国的王权与法律》,分别对中国古代的"士"的性质、地位与历史作用以及封建中国的王权与法律的特征问题展开了透彻的解析,以超乎寻常的深刻洞见,为人们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全新的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与本质特征的整体图景.即使在今天,其创新意义也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2.
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遇到了"瓶颈问题",即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人工智能要具有像人类那样的智能,就必须获得真正的意向性。卡明斯的解释语义学为此提供了一条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何在?在这个问题上,提及“西化”一词,总会引起人们本能的反感,成为人们思想和论述中的一大忌讳,一块禁区,唯恐避之不及。“西化”概念究竟是什么涵义?它对于中国文化现代化又有什么意义?本文所要探究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 一 首先,我们来简要地探讨一下胡适提出的“全盘西化”思想,以弄清“西化”概念的源流,澄清它的本来涵义。  相似文献   
4.
应刘道玉校长邀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著名的亚里士多德学者彼德森教授和西东堂大学的印度及东方思想史学家法兰柏高斯基教授来我校哲学系做了《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论印度佛教》、《论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的异同》以及西方思想能从东方文明中学到什么?》等四场学术报告。其中,《西方思想能从东方文明中学到什么?》是由两人以对话形式合讲的,它是全部讲演的总结和概括,对我们的研究具有参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洛克人学观和财产权概念的分析,我们认为,作为现代人权主体之人乃是以肉身为基础的、身与心、灵与肉双重维度的矛盾统一体。灵性维度意味着自由欲求与意志,使人权作为价值目标成为可能;而肉身维度则决定了其必要性。庄子自由观的重要基点之一则是力图将人的身与心、灵与肉朝着相反的方向"分而治之"。这一方面决定了庄子的自由追求只能是趋向内在精神的超越,另一方面,也必然陷入内与外、灵与肉之间的分裂与矛盾。  相似文献   
6.
自然法理论及其在西方文化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文化史上,自然法思想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士,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神话那里。作为古代人类所特有的世界观,在希腊神话中,其主旨是认为一切都具有神的起源和旨意,人世间的秩序是整个宇宙秩序的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希腊神话所特有的人本主义倾向。希腊神话的诸神不仅具有神的伟大,而且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他们像凡人一样任性、享乐、虚荣、嫉妒……,凡人所有的习性他们同样具有。当我们认真分析赫西俄德的神统系谱的构成和其关于人类生活五个“时代”的描述时,甚至会发现构成其后自然法理论的具体要素:作为体现神圣、至上力量的宙…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特点及其出路问题是个重大的、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读了《福建论坛》1985年第三期上陈晓明同志《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向何处去》一文,颇受启发,同时又有一些不同意见,提出来就教于陈晓明同志和各位读者.首先,我们认为陈晓明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陈文)中关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特点的归结有欠妥当.  相似文献   
8.
真正的启蒙必须具有自身内在的动力,且必然带有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康德启蒙思想核心内涵及其影响的差异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出中国明清进步思潮不仅具有真正的启蒙性质,而且由于其源自自身而具有更根本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荀子的以分释礼的"明分"思想乃是在其特有的分解尽理的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不能将二者分割开来、孤立起来理解;在这一思想之中所蕴涵的"分界"概念对于实现儒家文化与现代民主政道的对话和融合具有更切近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概念 ,对传统的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局限及其思想基础进行了分析评价 ,认为这种自由观贯彻的结果势必导致将人工具化、片面化 ,使自由沦为一种抽象的理念。与此相对应的 ,文章提出 ,应首先将人视为一种生命形态 ,从其内在的欲求出发来理解人的自由追求 ,在此基础上 ,确立起理性的价值 ,从而将人的自由真正落实为感性与理性、灵与肉、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