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6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导致的官学向私学转换的背景中,孔子以礼乐传统的理解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君子人格。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他坚持"述而不作"的立场,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对话式的开放教学观。孔子教育理念的现代意义是他提示了现代美育的方向,对于中国教育走出困境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用《春秋》学谱系概括了先秦至汉代中叶的学术思想史,细致地描述出功利主义观念对 思想家的影响。我们从司马迁提供的资料出发,分析了《春秋》经传关系的内涵,清理了战国诸子与公羊 学的关联,最后归纳出汉代公羊学的基本主题以及司马迁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一统的实践完成和理论诠释是汉代社会的共存问题,司马迁通过对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国家经济和商人势力等矛盾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回答,从而为传统中国政治形态的建设做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供了一系列从春秋到西汉中叶间士人的传记,他在其中重点描述这些士人的生活轨迹.本文概括地分析了司马迁的叙述和那些士人的思想间的关系,回答了与中国古代士人早期历史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体是陈寅恪唐诗笺证中的核心概念,它的内涵是措辞、体裁或体制和文备众体;在文体革命--中唐古文运动--的背景中,它进而获得历史性释义即文本史;文本史的构成必须依赖于写作行为.因此,陈寅恪的文学史观整体上可以被表述为文本及其写作的历史即文学史.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唐以前古籍中所载与华山文化相关的五条记录作出解释,从不同角度探究华山文化的内涵及其对于华夏文明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谪永州的作品。政治的失意把柳宗元推入一种精神失落的困境,优患中他重新寻找精神家国,发现了人与自然的全新关系,从而通过天地之心直指生命的最高境界的体悟。《采州八记》正是这一境界的凝聚,孤独构成它的精髓和感染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及其<史记>构成一个知识社会学事件,因此,只有把司马迁理解为一个具体的个人,<史记>作为总体世界观即历史哲学才能被给予.这构成司马迁与汉代社会关系的核心命题.它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汉代社会的贫困化,二是司马迁诗人形象的确立,最后是<史记>知识学性格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史记》“异代合传”提供的文献语境考察知行关系这一中国思想史的核心命题的发生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思维特征。在古典文献语境中,知行之间借助言语实践这一媒介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了兼容知、言、行三种要素的逻辑结构,因此,知行关系超出认识论而同时成为政治哲学和修辞学命题,其政治哲学内涵即司马迁所谓的发愤言志。知行关系命题在古典时代的逻辑结构和命题内涵对于反省置身于技术体系奴役之中的当代人来说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唐诗笺证中贯穿了对以文为诗这一古典诗学命题的阐释,其具体内涵是诗学和修辞学的统一,是现代自由主义理念和民族文化道统承担精神的统一,因此,陈寅恪的唐诗笺证给现代汉语诗学的建设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启蒙诗学文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