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小红 《学术月刊》2024,(2):197-210
太行山文书所见“平顺县李庄编村村公所凭条”“涉县三和村、杨家庄、卸甲村凭条”“涉县第六区匡门村仓库凭条及单据”,可分别反映出全面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村庄粮秣存调不同阶段的实况。经剖析凭条内容和形制可知,全面抗战初期,各军政单位均直接或间接向村庄摊派粮秣,村庄管理机构一般采取随派随筹随交方式加以应对,其相关工作呈现出紧迫性和随机性特点。全面抗战中期,村庄粮秣存调逐渐形成一套以“统一管理,分散保存”为原则的办法,村庄管理机构除调拨粮秣外,还增加了一项存储功能,其相关工作呈现出正常化和规范化特点。全面抗战后期,晋冀鲁豫边区公布了一系列粮秣管理制度,县以下基本形成由县仓库—分仓库—村仓库组成的垂直管理系统,专门负责粮秣的保管和调拨;村庄管理机构虽然不再负责粮秣的存调手续,但仍须对粮秣之运输、动员埋藏、保管等方面负全责,相关工作呈现出统一化和制度化特点。总之,全面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村庄的粮秣存调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缔造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对粮秣存调秩序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冯小红  刘书增 《河北学刊》2012,32(3):225-227
先秦赵国代地民风呈现"剽悍"特征,在赵文化区域内独树一帜。代地的剽悍民风缘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强悍本性,并与该少数民族长期的游牧生活有关。进入战国后,由于赵武灵王在代地推行"胡服骑射",其民风的剽悍特征得以存续。  相似文献   
3.
民国元年 ,在商会的组织下 ,商界发动了一场“争复公权”运动。由于临时参议院和袁世凯政府对该运动做出了不同反应 ,影响了商界的政治倾向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初政局。该运动虽然没有成功 ,但是它不仅是商界整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而且反映出商界民主、参政意识的显著提高 ,是商界政治素质近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5.
春秋末年,赵氏在治理晋阳时,通过扩大亩制,将农民的租税减免了58.3%;通过"损其户数",进一步减轻了农户的田租负担;采取"无税"政策,彻底免除了农民的赋税.通过这一系列减负措施,赵氏在晋阳赢得了巩固的民心,为其在晋阳之战中最终获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阳商会与高阳织布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会史的个案研究,无论资料的整理,还是论著的出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对县级商会则少有涉及。诚然,大多数县级商会对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影响与通商大埠的商会相比微不足道,尚不足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并非所有的县级商会均不值一提。本文所要研究的高阳商会便是众多县级商会中的佼佼者。它的抉择和活动,不仅对当地农村的近代化进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华北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一高阳在民国年间是远近闻名的纺织之乡。据河北省政府统计,1928年河北省128个县中有89个县出产土布,总产量为2398…  相似文献   
7.
1949年至今,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出版出现过两次高峰。在编写体例、中心线索以及断限与分期等方面都有重大变化。研究表明,尽管这三个问题经过学界长期探讨,却仍然有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学者尝试沿袭高阶梯队理论逻辑,探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海外经历与企业创新决策之间的关系。但是,“海归”高管如何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作用却鲜有相关实证研究。尤其是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企业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众多积极主体之一,“海归”高管的双重社会资本优势如何在创新激励中发挥作用,其人力资本价值走向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投放方式,值得深入研究。文章基于高阶梯队和社会资本理论,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视角探讨了高管“海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和机理,检验了企业产权性质对二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资源松弛状态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在“海归”高管与人力资本优势、与企业创新投资等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三个研究假设:与本土高管相比较,关于企业的研发投入,“海归”高管的意愿性更强;与国有企业相比较,民营企业中“海归”高管对研发投入的积极作用表现更明显;资源松弛在“海归”高管和企业创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海归”高管增加了企业资源松弛度,进而提升研发投资水平。通过WIND数据库和CSMAR数据库,获取2008年至2016年期间深交所和上交所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设定5个研究模型分别用以度量“海归”高管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检验“企业产权性质”对“海归”高管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企业资源松弛度”在“海归”高管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海归”高管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且效果十分显著。企业聘用“海归”高管后,R&D投入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显著增强;与国有企业相比较,民营企业中“海归”高管的积极研发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应更明显;“海归”高管通过增加企业资源松弛这一中介路径推动提升R&D投资水平,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雇佣“海归”高管的企业,其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显著高于没有“海归”高管就职的企业,企业“海归”高管在高管团队中所占比例越大,越能够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研究还发现,相较于“海归”高管早期在海外求学的经历,其海外工作的经历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果更明显。研究结论从企业创新的视角揭示了“海归”高管的创新驱动引领作为独特的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从企业自底向上的维度提出了我国积极引进海外人才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冯小红  纪兴 《河北学刊》2006,26(1):209-212
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历史审视.张平认为,在社会发识,必将对河北文化建设进而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内源性推动作用;梁世和认为,燕赵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孕育了既追求圣贤之学又充溢豪侠之气的"圣贤-豪侠"人格,这一人格兼顾内圣与外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颇相契合;郝晏荣认为,在近代中国文化面临历史转型的关键时刻,燕赵人文精神呈疲惫与断层之势,并未完成历史自觉意识与社会理性观念的建构;冯小红和纪兴从人文精神与地域经济近代化的辩证关系入手,认为在近代河北高阳织布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当地独特的人文精神起了决定作用;樊孝东以传统知识分子史梦兰为个案,对其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囿于传统儒家文化的政教囹圄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近代社会转型的动荡中,史梦兰弃仕归隐、闭门笃学既是个人的无奈,更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的矛盾宿命.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这些进展既有对以往论题的反思和深化,又有全新论题的开辟。作者谨对此做一大略的回顾和总结,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手工业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