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冯济平 《云梦学刊》2007,28(6):28-30
《从王瑶到王元化》以恰当的个案选择、宏大的历史综合、独到的学术见地和宝贵的经验总结,构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它有助于促进学者学术史意识的觉醒和强化,推动学术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
冯济平 《云梦学刊》2005,26(2):18-19
我国高校社科学报数以千计,但相当普遍地存在着模式板滞僵硬的通病。初步归纳,高校文科学报普遍存在六个方面的弊病,我们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3.
冯济平 《东南学术》2007,(1):147-152
集中就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的目的意义、分期的标准依据、分期的首要标志、分期的年代标界、分期的词语运用等问题发表个人的看法,旨在促进对分期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提高对书评价值的认识,反对取消主义和应付态度;进一步增进书评的道德科学品格,抵制腐败作风和迁就主义;进一步强化书评的文体意识,破除呆板模式和枯燥文风;进一步组织书评的写作力量,纠正临时观点和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代际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济平 《齐鲁学刊》2008,(1):131-134
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代际划分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主张现代文学学者的代际划分应以年龄和学历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学者实际进入学术研究活动的时间,将以上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学者划代的标准。当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学者代际划分的时间范畴应从新中国建立之时算起。中国现代文学学者代际划分的基本方法是分析和综合方法,同时还应该重视历史比较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苇岸大自然散文的总体审美特质表现为一种化澄阔为神秘的复合美质 ,其大自然散文内容 (原生态的大自然 )和形式 (语言的简约、准确、生动 ,语句的简短 )获得了表层特征的澄阔之美 ;由内蕴其中的一种情致、格调生成了深层特征的神秘特质。两者水乳交融 ,形成有机的一体。其生成的原因则在于作者的自然观念、生态意识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