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钟嵘:《诗品》),然而他谢世后不久,其创作的"超丽"(虞炎:《鲍照集序》)就引起了齐代文学家们的注意;至梁,其影响则直侵凌谢、颜,构成了"师范宋集"(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的主流派,形成了风靡盛行的"鲍照热".齐梁的文论家们特别是梁的文论家们对此颇为惊奇乃至不满,故而多发批评之辞.因此,客观认识鲍照在齐梁的文学地位,正确揭示"鲍照热"盛起的原因,认真辨析文论家们对于鲍照的批评,这在鲍照研究中当是颇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诗必柱下之旨意,赋乃漆园之义疏”的东晋文坛上,郭璞以“隽上之才,变创其体”,写出了“挺拔而为俊”的十四首五言《游仙诗》,打破了当时“溺乎玄风”的颓局,发扬了中断了的“建安风骨”.郭璞的《游仙诗》在中国文学发展到两晋时代,实是带有转变性质的.因此锺嵘《诗品》称郭璞为“中兴第一”.  相似文献   
3.
<正> 潘岳,字安仁,是西晋太康文坛与陆机并驾齐驱的重要文学家。可是由于他的无行,后人多扬陆抑潘。黄子云说:“安仁情深而冗繁,唯《内顾诗》‘独悲’云云一首,《悼亡诗》‘曜灵’云云一首,抒写新婉,余罕佳构,昔人谓之潘江,过矣。”(《野鸿诗的》)也有大是潘岳文学实绩的人。陈柞明就说:“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拆,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逊乐府古诗含蓄不尽之妙耳。安仁过情,士衡不及情;安仁任天真,士衡准古法。……故安仁有诗而士衡无诗。钟嵘唯以声格论诗,曾未窥见诗旨。故其云  相似文献   
4.
<正> 《登楼赋》是王粲的代表作。它不仅开魏晋抒情短赋之先,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也较集中地反映了王粲的政治思想,特别是赋中所抒发的“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可以说是王粲政治思想的集中概括。  相似文献   
5.
<正>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百花地园中,又开放出一朵瑰丽芬芳的鲜花——《山菊花》(上)。冯德英同志的这部新作,塑造了许多翔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尤其主要人物桃子的形象,新颖,独创,令人瞩目。因此,研究桃子形象塑造的经验,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当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正> 庾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可是,由于他经历复杂——所谓“历四朝”而“奉十帝”,所以评论起来比较困难,历史上就存在毁与誉两种不同的看法。解放后,对庾信的评价已渐趋一致,即既肯定他的文学成就,又赞扬他后期文学作品中的“故国之思”,或直称他为“爱国主义诗人”。这样评价是否尽当?很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由于《拟咏怀诗》与《哀江南赋》一样,同是庾信的压卷之作,很能代表他后期的思想本质及艺术特色,所以我们即以《拟咏怀诗》作为探索庾信的主要依据。不容讳言,庾信的《拟咏怀诗》,是具有浓烈的乡关之思的,并且颇能打动人。杜甫说:“庾  相似文献   
7.
<正>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的写作时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晚清,吴汝纶据《上浔阳还都道中》与《登大雷岸与妹书》“同恉”(《鲍参军集选》),第一个提出《登大雷岸与妹书》当是元嘉十七年,鲍照随同刘义庆由江州移镇南兖州途中所作。解放后,钱仲联补注集评《鲍参军集》,亦据《上浔阳还都道中》指出:“《浔阳还都道中》诗乃自江州还京  相似文献   
8.
束晳文学论     
束晳(公元二六一?——三○○年?)①,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附近)人。他是一位“才学博通”的学者,在历史学、校雠学、博物学诸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相比之下,其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倒是其次。可是由于束晳所著的《三魏人士传》、《七代通记》、《晋书纪志》等“遇乱亡失”,而《饼赋》、《劝农赋》、《补亡诗》等诗文“得行于世”(《晋书·本传》),于是为束晳次要方面的东西反而成了主要的方面了。从后人辑的《束  相似文献   
9.
杜甫不是山东籍作家,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也不是在山东度过的,但杜甫与山东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厚的感情。杜甫青年时期,曾经两次游历山东,时间长达五六年之久,其间写下了许多首诗歌记述这两次北游的所见、所闻、所感。直到晚年,杜甫追忆起这段生活,仍然饶有兴味,十分向往。杜甫第一次来山东,是在公元七三六年,时年二十五岁。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远祖杜预的武功及“好为后世名”(《晋书·杜预传》),祖父杜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  相似文献   
10.
杜甫奔凤翔     
“忧端齐终南,澒洞掇可掇。”这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初冬,杜甫由长安回奉先途中,预感浩劫巨祸即将爆发而发出的深深忧叹。诗人的忧叹是有现实根据的。果然十一月安禄山以十五万人反于范阳,十二月,攻占东都洛阳,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六月九日破唐潼关二十万守军,大兵迫临京都长安城下,唐王朝处在岌岌可危之中。此时,一惯骄奢淫逸的唐玄宗惊魂落魄,仓皇出逃;太子李亨窜至灵武,再至彭原、凤翔,即位改元,是为肃宗,维系着唐王朝游丝般的命运,在这“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晦日寻崔戢李封》)的危亡时代,杜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