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服务型党组织已成为各级党组织建设的方向和要求,而高校二级学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可通过明确目标计划,提高服务效率;加强服务意识,改善组织结构;打造服务平台,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活动,激发组织活力;培养优秀干部,保障服务水平等途径优化高校二级学院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3.
刘东锋 《学术论坛》2007,1(3):20-24
文章旨在重新梳理人性及欲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社会道德失范和混乱的原因,并提出和谐社会视野下道德建设的新思路。和谐社会是人性可以张扬的时代。人性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且因为人所独有的理性思维和反思能力而具备最根本的精神属性。伦理道德即是人类对自身存在反思的产物,表达了人们之间的一种精神关系。人性总体是向上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因反思能力不同而造成了个体道德的多样化。欲望作为人性基本因素和最重要的本能,其不当追求会损害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从人性和欲望出发,对当前社会的道德现状有三点思考:首先,人性和欲望的解放是值得肯定的;其次,多元社会中道德多元化有其合理的依据,在社会转型时期易造成道德冲突;再者,良好社会大环境的缺失导致人们对欲望的不当追求,严重破坏社会伦理秩序。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道德建设应抓好两个关键环节:即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运行制度和进行有效的教育,其本质都在于通过促进人性的向上而达到提高个体道德素质和培养社会伦理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旨在培育品学兼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因其在课程体系中的突出性和重要性,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还存在着不强的问题,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身的问题,也有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关键,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语文教师的修养是决定语文课质量高低的关键。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还要有高尚的师德、宽广的胸襟和恢宏的气度,要有爱心,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并在教学中提高“演技”水平。  相似文献   
6.
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公民人权是否受到尊重和保护,尊重人权、保护人权就是尊重法律、捍卫法律。作为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刑法也是人权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其他法律实施的"最后防线"。  相似文献   
7.
在《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一书中,作者对于文化和文化育人进行了深刻的感性把握和理性思考,对于如何进行核心价值引领下的文化育人工作给出了崭新全面的解答,逻辑严密,语言精炼。《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可以看作是文化育人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8.
9.
德福一致——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路径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从"德"与"福"相关联的角度探索社会转型期道德建设可行路径.之所以认为"德福一致"作为一种机制是道德建设的必然路径,是因为道德建设受人的本性所制约,人的本性是追求利益的.马克思就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以社会进程一再表明,什么时候德福一致,什么时候社会道德建设就发展良好,反之亦然.同时道德建设还受经济体制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问题更重视了,所以"德"、"福"是否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关系道德建设的成败.考察我国社会转型期严重道德失范现象,"德""福"背离是重要原因,创建支持"德福一致"的社会大环境成为当前道德建设的现实路径的必然选择,而保证公正社会制度规范的有效供给则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