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教授,您是文革后的首届研究生,出道较早,在不过十余年之间就以个人之力,编成了《全唐诗补编》和《全唐文补编》,补录遗作超过一万篇。在前人研究非常充分的唐代文学领域,取得如此可观的成绩,令人惊讶!一般中青年学者都偏重于理论阐释,而您似乎更醉心于文献考据,辑逸辨伪,不知是怎样形成这一治学路数的,是否有家学渊源或其他特殊原因?多谢过誉。如果说从开始研究生学习作为学术工作的起点,至今已二十一年,自感只是按认定的学术准则进行研究,并尽自己的力量做得好一些。所以偏重于文献考据,这有一个过程。我的学位论文还是…  相似文献   
2.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地理条件优越,有480多万职工,50多万科学技术专门人才,高校和科研机构比较集中,国内外贸易比较发达,是国内外货物、技术、信息的主要集散地,上海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上海在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矛盾和薄弱环节,突出的问题是城市“膨胀病”严重,即容量与城市规模的矛盾尖锐。而现有矛盾和薄弱环节与人口发展规模、速率、结构和素质密切相关,特别是前几年以50多万知青回城为特点的上海人口问题,加剧了上海固有的“膨胀病”,严重阻碍了上海内在潜力的充分发挥,对城市布局、劳动就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住房、交通、市政公共设施、公共福利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3.
与清初诗坛其他“宗唐”者专意于某一诗人或某一诗风不同,赵执信宗法唐之诗歌精神。在“宗唐”旗帜下,他力图包容诸端、“兼擅并美”。考察赵执信的诗歌创作,与其诗学思想大致相符,即多种风格均擅,阳刚之美虽为主流,但并不偏废其余风格  相似文献   
4.
元人是怎样认识诗歌创作与作者情性之间的关系的?以下我们将分别从情性的主导性、制约性和诗歌创作的目的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元人普遍肯定“情性”是人皆有之的。而诗歌创作和作者情性的关系,则情性是主导的,诗歌创作受到了作者情性的制约;换言之就是:人无情性就无诗。 后期诗论者、诗人杨维桢曾有一文写他一次与“同年(同中进士者)黄子肃”等人“论闽浙新诗。子肃数闽诗人凡若干辈,而深诋余两浙无诗”,意思是闽诗胜浙。黄(闽人)是闽非浙的言论激恼了浙人杨维桢(杨籍贯乃今浙江绍兴),于是杨回击道:“言何诞也,诗  相似文献   
5.
<正> 最近,笔者有兴作了个统计,发现在元代知名度较高的八十六名经学家、艺术家、文学家之中,不到六十岁便天折的有廿一人,占24.42%;六十至六十九岁身亡的也是廿一人,占24.42%;而一直活到古稀年七十乃至七十以上的,却多达四十四人,占51.16%。其中八、九十岁的耄耋之年竟有十八人这惊人之数,占20.93%。最高为谢芳,生于元成宗元贞元年,殁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295—1392),终年为九十八岁。在元代可算作第一流的文人之中,享高寿的也不少,如经学家许衡是七十三岁辞世(1209—1281)、吴澄八十五(1249—1333),画家黄公望约八十六(1269—1354)、  相似文献   
6.
元人重“诗三百”,尤重其中的国“风”,原因有二:首先,元人以为“风”虽大半出自士夫所贱视的“闾夫鄙隶”(后期诗论者杨维桢语)之手,然而士夫之作却无法与之比况;还有就是“后世舍‘三百篇’(这里主要指‘风’)则无以为法者”(后期贡师泰语),“风”乃作诗准则这一点。 元人是这样分析的,后期李祁道:“……易以感发人者,莫近于十五国风,”因为,“十五国风“于人情为尤近”,元人既尚程朱之学,不会不崇“吟咏情性”之说,而“人情”的最佳表现就是“风”。——这是一。中期吴澄  相似文献   
7.
试论明代文学家李东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自武宗登基,屑小用事以后,著名文臣,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李东阳在朝行迹开始引起人们注意。尤其是在二相(刘健、谢迁)去国而李独留时,人们对李东阳的不满便陡然增多。如正德五年,阉竖刘瑾既诛,南京监察御史张芹上疏就刘擅权时李的表现说:  相似文献   
8.
元代文人比较重视中国传统的古近体诗。他们态度严肃、谨慎,把诗歌创作看成能“与天地相流通”的盛事。元人对诗歌创作的高度重视,自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多重因素,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从不同角度坚持了金元大诗人元好问力倡的“诗为尤难”的美学观点。那种“壮夫不为”的傲慢态度,在元人文集中,的确不易见到(笔者不学,仅在元后期吴莱诗中找到一例)。元人的“诗为尤难”,其理由往往因人而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元人在创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物  相似文献   
9.
“我无工巧唯无私”──纪念中唐诗人李绅逝世1150周年刘明浩(上海市社联)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宪宗李纯崩,太子李恒继位,是为穆宗。未久,穆宗召右拾遗李绅为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这二李、一元"情意相善"①,观点接近,成...  相似文献   
10.
可能是朱明以后在政治上比较多的否定元人业绩的关系,人们对于元诗也存在着一种总体否定的倾向。以下资料可以说明: 元人(诗)专务华而离实,若落花坠蕊,虽红紫嫣熳,而大都衰谢之风(明·胡应麟语)。元无文学(包括文、诗、词),以宋、金之文学为文学(民国·钱基博语)。元代诗坛,显然较为寂寞……许多诗作题材贫乏,艺术风格平庸(殷孟伦语)。(元诗)不过攘取旧说以为言,临模太过,是其通病(台湾·朱荣智语)。可见,无论是古人,还是近人;是大陆本土,还是台湾省学者,对于元诗的评价,大致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