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民国元年军需公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元年军需公债(简称军需公债)是南京临时政府发行的唯一一次、也是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发行的第一次内国公债.新生的革命政权欲通过发行军需公债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但公债发行并没有给她带来转机,南京临时政府在财政困窘中宣告结束.毋庸讳言,军需公债不是一次成功发行的国内公债,但军需公债所筹措的款项在临时政府财政收入中又占有不可忽视的份额,对于维持岌岌可危的l临时政府财政仍然起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是我国中央政府有内债发行以来最早正式实施还本付息的内国公债,又具有开篇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二次革命”失败后 ,陈其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继续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 ,积极策划反袁活动。 1915年 12月 5日 ,陈其美终于领导了肇和舰起义。他领导的这次起义是反对袁世凯复辟之第一声 ,云南护国起义之先导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中国工业化问题,早在20世纪20-40年代,就已经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理论探讨和争论。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由此,中国工业发展史也愈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区域工业发展史也不例外。随着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江西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促使江西学术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学者们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等等各个层面展开讨论,探究近代以来江西  相似文献   
4.
薛福成认为,晚清中国陷入了强邻环伺的地缘危机,俄国和日本是中国主要的地缘威胁,中国应当采取多管齐下的地缘对策,即保藩固圉、防俄防日、自强御辱。薛福成的这种地缘政治思想在总体上是微观的,但有着宏观的因子;其中的地缘对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应,主要原因则在于晚清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困境和清政府的自强无方。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1996年开始用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腹泻2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用中药敷脐治疗,药物组成因证型而异。①寒泻:藿香、苍术、丁香、肉桂、胡椒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3—5克,用姜汁调成糊状。②热泻:黄连、黄芩、滑石、车前子、苍术各等份,共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糊状。③伤食:槟榔、焦山楂、炒莱菔子、黄芩各等份,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④痢疾:石榴籽、石榴皮捣烂。敷脐方法:首先将药物制成膏,外敷于脐部,用纱布敷盖,胶布固定。一般每日换药2次,3日为1个疗程。注意敷脐前应先用75%酒精消毒,以免脐部感染而影响药物吸收,在贴敷及换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如有瘙痒、起泡、丘疹等过敏现象,应  相似文献   
6.
1911年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震撼了腐朽的清王朝。陈其美虽然没赶上这次起义,但他在起义失败后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在辛亥革命史上起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息借商款和昭信股票发行之后,清廷本已衰微的政府债信更加缺失。此后,清廷不再轻言"公债发行"。但辛亥革命爆发导致破落的政府财政更加陷入绝境,使清廷无暇顾及所谓的"舆论反对"、"政府债信缺失",再次发行国内公债——"爱国公债"。从理论上讲,"爱国公债"发行社会对象更具有广泛性;因有金融机构直接参与,现代信用条件也更为具备。但此时风雨飘摇中的清朝政府债信已经荡然无存,普通商民对此公债几乎没有什么认购。清朝统治结束后,该项公债由袁世凯政府接续办理。  相似文献   
8.
《三湘英烈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丛书(以下简称《英烈传》)从2001年开始至2005年由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全部出版完毕,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息借商款不是中国最早的内国公债,它只是最早由政府公开"发行"的内国公债."非发行"内国公债早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已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代以后出现了"印果"及金融机构垫借款形式--内国公债,预示着"发行"内国公债雏形的出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