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到底是前进的”——评林语堂倡导小品文刘炎生我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于1934年4月至1935年以《人间世》半月刊为园地,大力倡导小品文。这不仅受到当时左翼文坛的非议,而且今天的有关论著仍未予以应有的肯定。其实,林语堂倡导小品文,对于我国现代小品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梁实秋自1940年至1987年间,历时60多年,撰写了大量的散文。冠以“雅舍”的散文集,就有《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续集、三集、四集,《雅舍散文》一集、二集和《雅舍谈吃》等。这些散文可称为“雅舍”系列散文,独具一格,别有品味,开卷有益,深为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3.
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炎生 《探求》2003,(1):76-80
思想政治工作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思想政治工作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将面临政工机构定位、工作机制定性、工作角色转换、方式方法创新等诸多问题,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进入。  相似文献   
4.
王富仁同志在他的《“呐喊”“彷徨”综论》和《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镜子》等文中①,将《呐喊》和《彷徨》的思想意义归结为具有反封建思想革命方面的成就。其中,他对鲁迅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说,便是从这样的角度作了总体性的评价的。他的基本观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现代中国幽默的拓荒者刘炎生林语堂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倡幽默的著名作家,对于奠定我国幽默理论基础和促进幽默文学的发展,曾经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认为,他是我国现代幽默的拓荒者。可是。长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评论界对他提倡幽默持否定...  相似文献   
6.
刘炎生 《中外书摘》2007,(11):31-34
力促陆小曼与王赓离异 1925年7月底,徐志摩终于赶回北京。 一到北京,徐志摩便立即前去陆家看望陆小曼。陆小曼的父母见到徐志摩突然回来,既感到不安,叉不能生硬地把他拒之门外。只是每当他来看望陆小曼时,陆母都陪伴在侧,不让他们有单独谈话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于1924年4月12日至5月22日,应讲学社邀请来华游历,讲演,提倡复活“东方文化”。既得到“东方文化”派和资产阶级文人的热情欢迎和颂扬,也受到当时好些共产党人、进步文学家和激进青年学生的尖锐批评和反对。因而,成为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突出而复杂的现象。时间已过去六十多年,此事愈来愈鲜为人知,至今尚未有切实评论。因此,对于这两种根本不同的反响,颇有必要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诗人徐志摩的婚恋生活,充满着为人所诟的浪漫风流和悲剧色彩,早巳成为历史的陈迹。然而,近几年来,有些论者却竭力美化它,在有关的传记、评传和传记小说中加以宣扬。他们把徐志摩抛弃张幼仪,追逐陆小曼,与之结合,誉为追求自由、美好的爱情,“具有反封建的意义”①,徐志摩仿佛成了反封建婚姻的  相似文献   
9.
刘炎生 《学术研究》2003,2(7):121-125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开创中国的现代文化、艺术 ,树立科学精神 ,推进民主建设等 ,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她在开辟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路的同时 ,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 ,更不能说她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新保守主义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全盘否定 ,违背了事理本相。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党的历史上曾经犯过“左”的和右的错误,但主要是“左”的错误。这一重要论断,也是符合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和研究史的。自从创造社、太阳社1928年提倡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以后,就逐渐形成“左”的倾向,而且愈演愈烈。历来许多研究者也随之承袭了其中某些“左”的观点去判断是非和评价文学现象。新时期以来,随着实事求是治学精神的恢复和发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思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放,一些新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显示出了力求纠正“左”的影响的努力。可是,也无须讳言,由于没有完全冲破过去的思维模式,还没能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