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聚居在沙村的外来流动人口为对象,探讨他们进入城市后的身份建构机制。从空间视角出发,认为城乡结合部地区外来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以及外来流动人口(外来租户)与本地居民(本地租房户)在共居空间内的持续互动,使得这一"聚居—混居"的空间格局,成为外来流动人口身份认同建构的一个重要基石。在与本地房东混居的过程中,沙村流动人口的集体身份,也通过两者间的日常互动交往,通过各自的话语体系,得到了再建构,经历了一个由"外来人"向"客居人"转变的符号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2.
刘能 《社会学研究》2005,(6):136-164
艾滋病作为一种污名化的社会疾病,由于其高致死率、多途径传染和在目前不可治愈的特征,在世界各地引发了社会恐惧和相伴随的社会排斥与社会歧视。本文在两个中国乡村社区的两类人群——普通村民和艾滋病感染者——中所采集的实地数据的基础上,对村庄社区范围内艾滋病流行与社会歧视之间的经验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不但给出了表征当地社会歧视形式和水平的描述性数据,还给出了用于解释当地社会歧视水平的两个回归模型。文章开始,作者还对艾滋病和全球社会科学的学科回应,以及中国艾滋病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北京一个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田野调查,基于本土居民适应的视角,讨论分析了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在共居状态下日常交往的内容与层次,并进一步阐述了外来移民对本土居民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以及社区认同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在客观层面还是主观认同上,"社会距离"真实地存在于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的社会交往中;同时,由于与外来移民打交道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本土居民之间的互动和社区参与受到制约,邻里社会资本这类传统的社会连接纽带遭到破坏,本土居民的社区认同与归属感降低,社区整合与秩序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个建立在中国各代人社会经历基础之上的代际框架,对各代人在家庭生活、日常消费取向、职业生涯、社会关系、科技产品消费、娱乐、时尚和社会意识等八个重要生活方式维度方面的态度和行为,进行了具体的解析,并最终提出了几个总体结论.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和志愿行动的参与 ,作为公民社会参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有长足的发展 (Ellis&Noyes ,1 978;Douglas ,1 983;Wuthnow ,1 991 ) ,近期更是有学者提出了“全球公民社会”的概念 (Salamon ,1 999)。在我国 ,随着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的开展 ,这一论题也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 ,尤其是有关第三部门的理论研究 (王绍光 ,1 999;苏力、葛云松、张守文、高丙中 ,1 999;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展研究委员会 ,2 0 0 1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研究委员会 ,2 0 0 2 ) ,以及针对非营利组织…  相似文献   
6.
吴苏  刘能 《社会学评论》2023,(6):187-210
本文关注适应能力不足的流浪者为何能够在街头维续自己的生活。既往研究或强调边缘性生活的维续依赖结构转型与支持,或关注行动者主体性而对生活维续所需的制度支持缺乏充分考察。基于实地研究,本文发现,流浪者在街头的生活维续依赖制度环境中的支持性要素,但是这些支持并非“先在的”,而是在具体情境中被“激活”。由于街头规范的模糊性特征,流浪者一方面借助特定的伦理价值来暂时合理化自身的形象与行为;另一方面在与街头规制力量的互动中,通过风险控制使自身行为获得规范的暂时性支持。这些实践体现出模糊性制度规范在情境中“具体化”的逻辑与日常呈现的方式。本文认为救助制度设计应当兼顾制度安排自身的特征与流浪者的意义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中国社会学学科史分解为社会学思想传入和翻译阶段(1895—1920)、社会学早期发展阶段(1921—1952)、社会学恢复阶段(1979—1998)和社会学常规化阶段(1999—2018)四个内部分期,并对这四个时段内社会学本土化(运动)的源起和表现特征做了初步阐析,认为外部学术要素卷入(或中外学术态势对比)、内生学术结构特征的变动和技术及其他支持体系的约束(或促进),构成了理解社会学本土化议题之兴起和形塑的知识社会学框架的三大核心要件。文章继而对当代社会学本土化—国际化/全球化争议中我们认为较为中肯的几个代表性意见进行了特别回顾。最后,文章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演进的宏大脉络中,本土化和国际化/全球化之争并不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相关性,而毋宁说其表征的是学者们在各自学力养成基础上的一个"价值有涉"的立场和偏好而已。因此,无论是在研究议题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一个兼容并包的学术原则将或者调和持不同立场者间的争端,或者推动中国社会学的研究走向一个新的学术高度。  相似文献   
8.
关于阶级关系中的矛盾位置的理论 有关阶级关系中的矛盾位置的理论的一般纲要最先于1976年发表在《新左派评论》(New Left Review)上,后来又在一系列其他出版物中得到了详细阐明。①基本论点是围绕一个有关生产中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的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所做的分析而展开的。每一个维度都涉及了一个与生产中的某种特定资源相关的统治和被统治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9.
等级制和社会网络:社会场域中的权力与交换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支撑社会生活的种种力量或结构可以分辨出两类独特且关键的社会实践形式,前者是政治的或行政的等级制(adiministrative hierarchy),也就是一般所称的"科层制"或"官僚制"(bureaucracy);后者则专指微观水平中行动者的人际关系的建构和维持,又称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在对基本概念作了清理之后,文章的重心将放在对社会网络和等级制两者之间关系实例的阐述上.论证的主要依据是笔者1997年夏天在山东省济南市B镇所作的乡镇行政实地调查资料,并以此来和丹麦人类学家0le Bruun描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四川省成都市某商业街区城市个体户和当地条块管理机构之间关系的民族志,以及美国人类学家杨美惠对中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的"关系学"的研究作相互的印证和批评,以使我们理解社会关系网络和权力等级制的特征、作用机制和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