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1 在很长的时期里,我们对文学形象创造方法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典型化理论的探讨上。忽视了象征化的地位。众多学人的努力,确曾在典型理论领域取得了累累成果,特别是近年来,进展更为显著。但人们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为自己造成了一种认识局限:似乎文学形象的世界,就是典型的世界;创造文学形象的方法仅仅是典型化。从文学史的丰富事实看,这种认识是不够全面的。尽管任何文学形象都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但从  相似文献   
3.
只从题材的角度研究张爱玲的作品,是一种浅尝辄止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如果转而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观察,则会发现张爱玲讲述的其实是女性与男性关系的故事,并在二元对立的故事结构之下,隐藏着一个关于女性再生的神话,构成故事下的故事。张爱玲的作品揭示出,在生存勇气、智慧与创造文明方面,女性高于男人,从而显现出女性的巨大人性之光。突破题材限制,进入故事结构层面对张爱玲的故事进行叙事分析,是打开了其作品的第一层意义。进而突破到故事下的故事,看到那个现象的再生的故事是如何影响与制约着张爱玲的叙事活动的,方打开了其作品更深一层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与特定的研究对象相关,文艺学研究一般的“文学”现象,文学政治学研究独特的“文学政治”现象.文学政治学包括三种理论形态:将文学活动作为一般政治现象来研究、将政治活动当作审美现象来研究、将文学政治当作一种独特的文学/政治现象来研究,最后一种理论形态是文学政治学的核心形态.  相似文献   
5.
拆解“倾城”的神话──张爱玲《倾城之恋》创作意图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晶先生用西方的神话原型理论来解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认为“凡是读到‘倾城’之类的题目,一定会联想起中国历史上,一些祸国殃民的美人来,像是褒拟、姐己、和杨贵妃之类。张爱玲写《倾城之恋》其构想思路,首先一定循着这一观点出发,是毋庸置议的。”《倾城之恋》的女主人公白流苏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红颜祸水式”的女人了。她浑身带着“杀气”。①但我却有一些疑问:其一,利用了倾城神话,是否必然地就会使主人公成为危险人物?其二,即使在倾城神话中,女人是祸水已成定论,但这一形成于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价值给定的本身,能…  相似文献   
6.
文学政治学作为研究"文学政治"的学科,主要包括四组相对应的概念,分别是:文学政治与政治文学、作家政治与政治作家、文本政治与政治文本、接受政治与政治接受,由此构成了文学政治学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城乡对立的描写,分析了中国现代作家向往乡村文明的文化心态与审美情趣,认为城市文明应当成为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之一,由此建立中国的现代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通过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形成了注重日常生活描写、体现女性的生存态度、追求苍凉的美学风格的"非启蒙文学"路线,实现了从启蒙文学关注人生问题的表现到非启蒙文学关注人性问题的表现的转换,开拓了现代文学的意义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9.
认为何西来先生的文学风格研究具有创新特点 ,突出了风格创造的可操作性 ,讨论了风格表现的复杂性 ,提出了批评风格的美学概念 ,就其本质而言 ,则反映了作者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与肯定。从批评的类型学角度看 ,何西来先生深刻继承了中国传统风格学的研究成果 ,主要揭示了现实主义的崇高型风格的审美特点 ,形成了重德性、求真实、崇豪壮的风格研究的独特视角。何西来先生是当代文艺创作中豪放风格的杰出发言人与理论创建者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与毛姆的两相比较中可揭示出张爱玲的现代性的发生与具体内涵;而通过对张爱玲与卡夫卡的比较,则彰显了张爱玲的现代性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