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笃信自由放任政策的新古典经济学在西方学术界及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层面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一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市场也越有效率.上个世纪末,世界经济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虚拟经济在西方发达国家呈现高度膨胀的态势,而实体经济则相对萎缩,并且二者的比例严重失调,面对这一新形势,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介入力度,凯恩斯主义重新回到了历史的前台.这一发展趋势对中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虚拟化中的全球经济失衡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虚拟化以货币虚拟化为起点,集中表现为全球虚拟资产的迅速泛化.因为货币虚拟化的加深,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的区分,这为国际货币发行国换回大量商品和资源提供了条件,使得全球经济失衡成为可能并不断加剧.世界经济虚拟化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失衡,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虚拟经济由全球的实体经济发展所支撑,它们享受着世界范围内高增长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大了国际间的贫富差距,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只有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和完善虚拟经济国际化交易平台、通过资本项目的逆差来对冲经常项目的顺差等手段,才能解决当前宏观经济的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3.
关于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克思的货币金融理论有着独特的分析视角和对市场经济本质属性最为深刻的认识.本文从逻辑上阐述了马克思视角下的货币理论、信用与利息理论以及虚拟资本理论,有选择地比较了其与西方主流金融理论的异同,通过逻辑阐述与比较分析揭示了马克思金融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及其命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整个经济是一套价值系统 ,由资产价格体系和物价体系两部分组成。虚拟经济揭示的是资产价格体系的运行规律 ,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行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值关系 ,其运行特征相对于实体经济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是以观念支撑的定价方式 ,而非成本和技术支撑的定价方式。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和虚拟经济的相关宏观调控构成了虚拟经济的理论框架。由虚拟经济引发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有关新命题 ,还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虚拟经济纵横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经济”的研究并不是最 近才有的,如果说对特定财富和 价值虚拟性的研究是虚拟经济研 究的起点的话,对虚拟经济的研 究可以追朔到100多年以前马克思 对虚拟资本的研究,甚至可以追 朔到奎奈(1694-1774)和亚当 斯密( 1723- 1790)对生产性劳动 和非生产性劳动的研究。现代对 虚拟经济的研究是循着三条线索 展开的。一是针对80年代以来,迅 速膨胀起来的金融资产和各种金 融衍生工具给整个经济带来的正 反两方面的重大影响进行的研究, 以及对当代频繁爆发的金融…  相似文献   
6.
美元本位制使得美国经济走上了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化道路,导致了美国核心经济的转变,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更加依赖金融杠杆,后者更加依赖价格泡沫,这为美国金融危机奠定了基础;美国核心经济恢复的基本条件是自由化的经济环境,但美国政府在危机中的强力干预破坏了这个环境,导致美元危机的风险正在逼近;而当代欧元的出现,则使得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类似金银复本位的欧元—美元双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这是一种比金银复本位更加不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全球金融失衡和动荡根源于此。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金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分析视角和对市场经济本质属性最为深刻的认识。文章从逻辑上阐述了马克思视角下的货币理论、信用与利息理论以及虚拟资本理论,有选择地比较了其与西方主流金融理论的异同,通过逻辑阐述与比较分析,揭示了马克思金融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民财富与价值——论经济学的基础刘骏民张朝中财富观念和价值观念不但是经济学的基础,而且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我国,人们长期坚持着劳动价值论,认为一切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国民财富的唯一源泉。但是,当人们研究我...  相似文献   
9.
国际虚拟资本与国际货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货币本身的虚拟性和国际证券业的迅速膨胀结合在一起,使国际货币体系崩溃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金融衍生物的迅速发展,使许多世界性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卷入了国际性的投机活动,并造成了一些大银行的倒闭。一些西方经济界人士已经在探讨国际货币体系崩溃的可能性。实际上,发达国家银行业近年来的过度投机倾向,只是国际货币体系基础不稳的一个表面现象,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当代国际货币的虚拟性发展与国际虚拟资本的运动结合在一起,对各国货币金融当局之间的国际合作和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又不可能使这些要求得到满足。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将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行为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学对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随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而逐渐开始减少,当新古典经济学占主流时,经济学对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大面积地消失。经过一批心理学家与经济学家的不断探索,行为经济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发展,并在90年代(以行为金融为代表)掀起了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