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艺风格的多样化问题,历来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重要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在三十七年前就提出了“应该容许各种各色艺术品的自由竞争”的主张;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再次强调“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作为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指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  相似文献   
2.
《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艺美学专著。它主要论述的是音乐艺术问题,但也包含了诗歌、舞蹈等艺术美学理论。这是由于《乐记》中的“乐”,不只是指现代说的音乐,而是指诗歌、音乐和舞蹈的合体。《乐记》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术界历来都有争议,至今尚无定论。过去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它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成书于战国初期。但又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或认为《乐记》成书于汉初,是河间献王及《毛诗序》的作者之一毛苌所作,或是集体编辑而成;或认为《乐记》是西汉中期以前儒家论  相似文献   
3.
一《周易》是产生于上古先秦时代的一部儒家经典。想从此书中探寻文学的形象与典型思想,岂不是十分可笑的事么?那时的人们在理论认识上,还没有把纯文学作品与学术著作明确地分开。那时的“文”、“文学”的概念,是指文章、博学,虽包括了今天  相似文献   
4.
形象地反映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这个文艺原理的认识,既与别民族有其共通之处,而又有其独特的认识发展过程和表述形式。对此问题进行“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文心雕龙·序志》)的研究,对于建立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有意义的。为此,我想在这里对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形象论作粗浅的探索,以就教于专家、读者同志们。一有关形象或形象性的言论,并非始于刘勰。早在先秦,《周易·系辞上》已出现“立象以尽意”的命题,这虽非专论文艺,但它与后来的文学形象论有微妙的相通之处,可谓形象论之滥觞(见拙作《立象尽意,以小见大》——论《周易》中的形象与典型思想。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的文艺事业同其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样,已经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过去“四人帮”炮制和欣赏的虚假瞒骗文艺早已寿终正寝,反映真实生活的文艺作品,象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文艺理论上,主张真实反映生活的观点,不再是被批判的对象了,“要真实的文学”、“真实是文艺的生命”、“真实是文艺形象真、善、美的基础”等等,成为文艺界甚至社会舆论界的共同呼声。这呼声,对“四人帮”在文艺领域上的遗毒有摧陷廓清之力;对恢复我国优良的文艺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有鼓舞推动之  相似文献   
6.
方向问题是根本的问题。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出版方向,都是由党和国家的性质与奋斗目标所决定的,它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近期我国出版界出现“买卖书号”等不正之风,使正确的方向受到干扰,故有必要重新加以强调。出版改革必须以坚持“两为”方向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为前提,而不能把方向和原则改掉;同时要正确认识市场,既要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又不能“以市场为导向”。  相似文献   
7.
荀子文艺美学思想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战国后期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所著《荀子》,除哲学论文之外,还有两篇是由61篇文学作品所集成:《成相》篇收入56首用通俗民歌体写成的作品;《赋》篇收入5篇小赋。刘勰给这些小赋的评价是“象物名赋,文质相称”(《文心雕龙·才略》),并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智》(荀赋中的两篇,在这指代荀子赋体的作品),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文心雕龙·诠赋》)指出荀赋对赋体文学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可以说,荀子不但是个思想家,而且是个有影响的诗赋作家。更值得注意的是,荀子还发表了不少文艺美学方面的言论。他的《乐论》篇,是  相似文献   
8.
我国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公元1608——1661年),原姓张,名采。后改姓金,名喟,字圣叹,明朝灭亡后改名人瑞。他曾评点《水浒》《西厢》等书,流行甚广,在大量的评点文字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艺术见解。他的这些见解,充实和丰富了我们民族文艺理论的宝库。他所总结的文艺创作经验,即使在今天也不无参考价值。而他的艺术形象与典型方面的观点,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文心雕龙》研究中很多人对《正纬》重视不够,而其实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是论证了纬书之伪,对当时的社会文化风尚的拨乱反正、对文学的正本清源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其次是肯定纬书中包含丰富奇特的故事和各种文化资料、丰腴的文采,可给为文之用心提供参考;再次,该文体现了刘勰重要的文学思想:宗经的原则性与博取众长的灵活性,文质结合、情采结合的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政教中心说忽视了文学的审美特征,而南朝文学新变派走向无视社会功能的极端。刘勰论文,则把审美特征与社会功能并重。《文心雕龙》“言为文之用心”包括了对文学审美特征的掌握和对文学社会功能的重视。他的理论固然十分强调创作中的情感作用、文采修饰以及审美形象创造诸问题,同时又对文学的明道、政教、事迹、修身等社会功能以应有的重视,把二者结合起来。这一辩证的文学观不仅有历史价值,而且可资今天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