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社会学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既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根本政治路线,是具体地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方针,又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凝结了新时代精神的精华。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研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揭示这个命题所内含的历史新时期的唯物辩证法的意义,是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著作中包含的丰富哲学思想并运用他的哲学思想指导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通常人们只意识到哲学要捕捉时代精神,现时代的基本精神和本质特征是什么?史南飞在《人类意识的社会化——智能时代的本质特征》中指出了当前一些理论概括的局限性,提出新技术使人类意识社会化的内在必然要求和本质力量充分表现出来,人类意识社会化是智能时代的本质特征。可为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3.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题是什么?不少人把这个问题归结为突出主体性。毋庸置疑,突出主体性,强调价值观对认识论的选择和导向功能,把人置于哲学研究的中心,表现了反思学科的重点由辩证唯物主义的领域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领域。这种侧重点的转移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本意的,也顺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哲学需求的主导方面。但是,唯物史观所研究并突出的主体从来不是一种抽象主体,而是一种在具体历史时期中生长  相似文献   
4.
王船山的知行观,是一个被人们反复研究过的课题,成果比比皆是。不过,一些研究在成功地论述了其知行对立统一的运动形式时,对这种辩证法形式中内涵的更高哲学主题“道导”,即以对“道”的知去“导”行“道”,则往往是顺便一带而过,缺乏明白意识的清晰表述。本文以此为专题,也算是对有关研究的一点拾遗吧!  相似文献   
5.
为省区经济学在湘崛起而奔忙——记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萍●史南飞张萍,河北藁城人,研究员,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1929年2月出生。1949年8月在华北大学学习结业,南下入湘。建国后从事教育工作和经济学方面的研究。1978年调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  相似文献   
6.
半个红学家之梦史南飞一个美好的梦想,往往能成为一个人跨越重重困难,达到成功彼岸的动力源。即使遥遥无期,但只要辛勤耕耘这个梦,就能永远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我妈妈戴河从小就爱看文史书籍,尤其爱读古典小说。她16岁参加新四军,解放后到一所大学的中文系担任党总...  相似文献   
7.
<正> 德国的辩证大师黑格尔曾高度赞扬孕育他思想发展的母语的辩证智慧,他说:“德语有些字非常奇特,不仅有不同的意义,而且有相反的意义,以至使人在那里不能不看到语言的思辨精神:碰到这样的字,遇到对立物的统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