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会大学指的是西方教会在中国设立的岭南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等十多所高等教育机构。自 1 9世纪 80年代起 ,教会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 ,一般认为 ,受美国长老会差遣的传教士狄考文主持的文会馆 ,于 80年代开始进行高等教育 ,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教会大学。绝大多数的教会大学是在 2 0世纪初以后正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教会大学的产生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 ,教会大学在办学目的、教学活动、教育管理、教师及学生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 ,并作为教会学校体系的尖顶而对中国的社会及文化教育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哲文  吴洪成 《学术探索》2022,(12):139-14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扫盲教育是党的百年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探索扫盲教育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泛开展,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基本扫除文盲,以及21世纪以来积极推进扫盲教育的转型四个历史时期。百年扫盲教育不仅改变了文盲大国的状况,实现了工农大众的文化翻身,还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扫盲教育道路,同时也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了实践支撑,更为中国的扫盲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扫盲教育历程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推进教育事业不仅要准确把握历史阶段性任务和正确处理教育和社会的关系,还要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中国扫盲教育已然发生了转型,新的扫盲教育既要发挥百年扫盲的历史经验,也要在信息化时代构建起扫盲教育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俞子夷是中国现代教育家,毕生从事小学教育的实验和研究。为探索设计教学法中国化的途径,他从三个维度对设计教学法进行了努力,即理论研究、教育实验、视察标准。他的改革成果,不仅可以深化对近现代教育实验史的认识,而且对外来教学方法中国化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教会女学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教会女学是由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华兴办的一项教会教育事业,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显著的特色。论文探讨了近代教会女学产生的背景,发展的阶段,课程、教材、教法、教师及其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主要问题。通过考察和初步研究,认为教会兴办女学是传教士开展传教活动、扩大宗教势力的需要;教会女学在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史上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并对近代女学运动产生影响;教会女学有助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想的转变,但不可能解放中国妇女  相似文献   
5.
近代实业家卢作孚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 192 5年筹建民生公司以前 ,他是典型而真诚的教育救国论者 ,致力于实业建设后仍以教育为实业的核心。卢作孚的教育活动多姿多彩 ,涉及了民众教育、学校教育、企业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等诸多领域 ,期间恰是中国教育转折、反思并通过争鸣和实验而走向中国化探索的关键时期。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 ,卢作孚作为教育家应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清朝末年,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重庆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重庆教育迈向近代化的历程也肇端于这一历史时期,其标志即为新式学堂在重庆的创办和发展。重庆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小学、中学、半日学堂等类型,分官立、公立和私立三种。创办方式一是设立新学堂,二是由书院、私塾改造而成。重庆各区县积极筹措经费,加强选用和考核教师,多渠道、多形式地创办新式学堂。所以,虽然重庆新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后来居上,短短10余年时间,重庆的新式学堂就初具规模。新式学堂的兴办,引进了西方近代文化知识,促进了重庆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使当地社会风气发生转变,对辛亥革命运动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巴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国西部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巴蜀文化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学术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深入探析长江上游的历史文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巴蜀文化概述 “巴蜀文化”作为一个命题,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正式提出来的。从4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学术界对巴蜀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史(尤其先秦史),考古学、古文字和民族学方面。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学者注意到巴蜀文化在整个历史时期显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学教育深受学术文化的影响,它的曲折历程及其成就突破了前代的固有模式,形成了官私学并重的格局,其中以私学教育最具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小学教材的编写促进教学活动的进行,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郑晓沧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接受过传统的封建教育,童年时曾读《天演论》,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6年小学毕业,保送入杭州高等学堂学习,扎下深厚的国文功底,英文成绩也名列前茅。他通晓四书.涉猎庄列,精谈韩昌黎集,喜爱楚辞汉赋和欧阳修文章.同时学习了欧洲历史.了解了希腊文化和欧洲文明.并接触了空想社会主义。1912年入清华学校.1914年留学美国.时逢“教育救国”思想勃兴,觉得要救国.教育是“根本要图”,选习了教育。1914年至1916年就学于威斯康辛大学.获教育学士学位.1916年至191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认真梳理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洋务工业技术学堂,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学堂和外国语学堂中也广泛开展了近代工业科技教育,工业科技教育在各类洋务学堂中呈弥散性分布状态。这种弥散性使洋务教育在中国社会的工业生产、教育乃至思想、政治等方面的现代化转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对我们重新认识洋务运动相关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