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瑞财 《理论界》2004,(6):157-158
自从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以后,社会资本的理论和实践引起了众多领域的学者的关注,并将其引入各自的研究领域,从而拓展了理论视角和理论深度。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审视政府再造,指出了我国以机构改革为主的政府再造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并不预示着一个全球大同时代的来临,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甚至对抗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各民族文化尤其是对非西方社会来说,如何理解现代性与追求自身的现代化,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在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过程中,既要求加深对现代性的理解,也要求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3.
多中心治理视野下的社区治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提出了迫切的社区治理需求。社区治理所面对的迫切问题是,治理过程中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而包含在社区治理中的社区自治的原本内涵未能得到凸显,社区的自组织、自治能力都较为薄弱。多中心治理理论所设想的国家、市场、公民社会组织等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制度安排,能够为社区治理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4.
吴瑞财 《兰州学刊》2004,(5):49-51,23
哈耶克宪政思想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宪政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其明确的知识论立场之上 ,尤其是直接缘出于其对规则与秩序的阐发之上。在对规则与秩序的探讨过程中 ,他得以明确界分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以及自生自发秩序与组织秩序的不同。然而 ,现代社会却有逐步以外部规则取代内部规则、以组织秩序统合自生自发秩序的趋势。而建立在这一谬误基础之上的现代代议民主制的权力分立机制根本不能对权力施加真正的限制 ,从而也不能为宪政的施行提供真正的基础。为此 ,哈耶克认为有必要重新创制一种能够真正体现和维护宪政精神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目前几种有代表性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口的讨论都有其不足之处。突破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以构建普遍平等的现代国家的公民身份,既切实地为发展现代政治奠定了必要基础,又在实践上具有推进的可能,以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具有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计划经济时期沿革至今的户籍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不仅仅是一项行政管理制度,因此,从现代国家构建的理论视角审视户籍制度及其改革是有益的尝试.在中国,二元户籍制度一方面推进了现代国家政权的构建,但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平等公民权的塑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二元户籍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政治发展的要求.突破二元户籍制度以建构平等的公民身份,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制度基础,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或许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吴瑞财 《晋阳学刊》2013,(2):125-129
学术界目前几种有代表性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的讨论都有其不足之处。突破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以构建普遍平等的现代国家的公民身份既切实地为发展现代政治奠定必要基础又在实践上具有推进的可能性,以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具有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分析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他几乎将科学技术等同于意识形态。哈贝马斯对此有不同看法 ,他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对马尔库塞的观点做了回应。本文试图详细分析二者在此问题上的一致与分歧的地方 ,认为二者一致的地方多于分歧的地方 ,分歧是次要的。本文同时也注意到了二者对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分析是始终与对理性的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9.
西方近代国家构建的理论与历史经验对于当今的许多后发展国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国家构建涉及多方面的制度建设,其中理性官僚制的发展是国家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的具有基础性意义的要素.一方面.官僚制嵌入于整体性的国家政权建设中,另一方面应从国家构建的整体性中把握有效的官僚制度的建设问题.对于解决后发展国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面临的种种机能障碍问题,建立一个有效的官僚制度是一个难以绕开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治理逻辑转换为观察中国的国家治理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改革以来中国的国家治理经历两次深刻的逻辑转换过程,并相应地按照各自的逻辑塑造了国家治理的体制与结构。第一次国家治理逻辑转换实现了由“革命国家”向“发展型国家”的转变,并相应地通过一系列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机构改革基本满足了“发展型国家”的要求。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家治理正经历第二次的逻辑转换过程,这一转换过程试图实现由“发展型国家”向“监管型国家”的转型。一方面,“发展型国家”的弊端日益显见。但另一方面,变革的动力还不足以实现彻底的转换。从而,当前的国家治理交织着两条逻辑主线之间相互博弈的关系。这深刻地影响着当前的国家治理实践,并将深刻影响未来国家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变革与国家在治理工具和治理机制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