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财政和银行是国家筹集和分配资金的两条渠道,是国民经济价值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宏观控制的重要杠杆。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两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有机联系则表明了两者关系的错综和交融。本文试图通过对财政、银行关系旧模式的分析,从我国经济特点着眼,论述建立以借贷关系为主的财政——银行体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把建立民营银行搬上发展舞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银行的准生证问题一直是近年来我国金融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无论从民营经济的发展对金融业提出的客观要求看,还是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具体要求看,抑或从完善中国金融体系的需要看,建立民营银行具有极端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缓解国有银行对非国有经济支持低效率的困境分析,进一步论证发展民营机制银行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民营银行的详细方案,即更新观念,端正认识,自主探索,多种选择,正视现实,理顺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建设社会主义商业银行的主要途径 当前我国正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其中建设培育商业银行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任务。根据中国的经济特征和现实金融条件,建设商业银行有四条道路: (一)新建 社会主义商业银行体系的形成,新建可能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也就是说,要按照  相似文献   
4.
6s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引入了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贯彻落实这项工作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本文介绍了6s管理的作用,并对其在航空公司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职工面临的思想形式日益复杂,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对油田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区域金融论     
一、经济区域化要求区域性金融政策相配套1.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经济区域化运行。经济区域化是一个总概念、总结构、总特征,按现代系统原理分析,它是一个大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所组成,产业政策,商贸政策,财政政策,外贸政策,金融政策,乃至作为经济政策实施保证的政治体制,都是经济区域化得以实现和良好运行的不可缺少的条件。2.财政和外贸体制的改革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为区域  相似文献   
7.
一、调控方式的转换呼唤着调控主体的转换1.1 我国原有的国民经济调控体系是按照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的,计划部门是调控主体,指令性计划是主要调控工具,形成了“计划点菜、财政会东、银行出纳”的基本格局。这种管理方法不能适应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必须加以改革。基本的思路是,从承认企业本体出发,向着“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方向转换,实现调控方式的间接化。1.2 调控方式的间接化转换,不可能脱离调控主体的转换而自我实现。因为:第一,在国民经济管理中,计划、财政、银行等手段都具有内在的功能和作用机制,适合于特定的调  相似文献   
8.
利率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利率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阶段,应当采取怎样的利率政策?在利率水平高低、利率结构体系、利率管理体制诸方面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这不仅是当前金融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环节。本文拟就利率水平、利率结构、利率体制三个方面的问题做出详细的分析论述,并据此提出笔者相应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9.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金融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后危机时期必须以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审视金融结构问题。建议适时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协调式企业管理体制,以奠定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立适合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的银行体系,这是七五期间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诸如双轨制银行体系,VA型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分层次调控等等。然而,我以为,这些论述都有一定程度的片面和不足,根据我的理解和思考,建立网络型银行体系具有客观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拟对银行体制改革的进程提出“弓箭式”推进战略的设想。一、现行银行体系的症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