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雷沃对18世纪法国"饥荒阴谋"说的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1768年,他因揭发《饥荒协定》锒铛入狱,形成了关于"饥荒阴谋"说的一套完整的看法。大革命爆发后,普雷沃走出监狱,在革命文化的熏陶下,他对"饥荒阴谋"说进行加工、再造。此外,他还锲而不舍地向革命政府申请经济补偿,并将前任财政总监拉韦尔迪送上断头台,促使"饥荒阴谋"说得到最高革命权威的认可。普雷沃在"饥荒阴谋"说建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表明,小人物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发挥时代"酵母"的作用,在时代大叙事和人生小故事的交融中推动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饥荒阴谋"谣言的盛行是18世纪法国的一个独特现象.究其原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认知,即官商结合的谷物供给模式是造成"饥荒阴谋"谣言泛滥的制度因素;民众对生计的担忧以及对"道德经济"观的捍卫是"饥荒阴谋"谣言滋生的温床;地方官员和文人对"谷物丰裕说"的信奉,对绝对王权的批判促进了"饥荒阴谋"谣言在更大范围内传播.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历史学遭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是主张“自下向上看”的新社会史异军突起,挖掘出了与正统美国史众多相冲突的主题,使美国史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态,由此导致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危机;二是历史学的两大根基——科学性和现代性——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历史学的求真功能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4.
妇女是法国旧制度时期食物骚乱的领头羊和主力军,这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妇女的性别角色使她们担负起维护家庭生计的重任;妇女在家庭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赋予她们在街区里的"公民"身份;妇女与街区建立起一种亲密的联系,更容易成为街区共识的代表.以妇女为主体的食物骚乱是法国旧制度时期社会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了父权主义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食物骚乱赖以产生的社会结构、家庭经济和街区环境不复存在,它逐渐被一种超越街区层面、以男性为主体的新的反抗形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周立红 《老年人》2014,(11):49-49
正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关乎离退休人员队伍的稳定,同时也关乎单位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我们潇湘电影集团有离退休人员365名。应当说,文化单位与其它机关事业单位并没有什么两样,做好新形势下的离退休人员工作,也必须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一、既要"讲大道理",又要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讲清道理,又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绝对不能只讲一些空泛的大道理。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6.
周立红 《北方论丛》2011,(1):138-142
法国财政总监杜尔哥1774—1776年推行的谷物贸易自由化改革,很长时间以来,被一些学者解释成脱离政府管制的自由放任。但事实上,杜尔哥一方面废除了政府对谷物贸易的管制,取消了阻碍谷物流通的入市税和商人垄断;另一方面,他主张运用国家的力量镇压"面粉战",给商人提供奖金,促进谷物市场的形成。这正体现了法国国家与市场关系的特色,即"国家是市场发展的工具"。这一特色的形成,需要在法国绝对主义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谷价普遍低迷的路易十四时代,高谷价是全面危机的征兆,造成饥荒的爆发和极高的死亡率。谷物生产的脆弱性是高谷价形成的根基,封建的土地分配制度造就的庞大的不能自给自足的农民群体是高谷价造成惨烈的社会后果的原因,而市场在价格形成上的缺陷和政府监控能力的不足是谷价上涨的推动力。这三个结构性因素揭示了路易十四时代法国社会的深层病理。  相似文献   
8.
谷物管制是法国旧制度时期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然而,它长期以来遭到学者们的误解和批判.其实它顺应了绝对君主制国家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迎合了重商主义的战略目标,与民众的"道德经济观"相应和,也和生计型经济相互依存.因此,谷物管制虽然在重农学派和一些历史学家看来是一种"非理性"和"低效"的制度,却在法国旧制度时期有其存在的理由,发挥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立红(以下简称周):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我们从您的家庭出身谈起.您在朱利安·卢夫里耶(Julien Louvrier)的访谈中这样说道:"我出生在一个卑微的平民家庭,祖辈几代都是农民,我对这样的家庭出身感到骄傲.因为它让我深深地感到扎根在了这个‘平民’的法兰西——我们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就是这个‘平民’的法兰西造成的……在我的直系尊亲属中,没有剥削者,没有拥护奴隶制的人,没有大贵族,没有特权阶级,没有投机商人.我继承了这样一份几乎无暇疵的遗产,这是福分!"[1](P30)我想知道是这个出身让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还是马克思主义影响了您对自己出身的表述?  相似文献   
10.
自1965年起,以弗朗索瓦·孚雷为代表的法国大革命修正史学与以阿尔贝·索布尔为代表的法国大革命传统史学展开了长达三十年的论争.这场论争具有鲜明的法国特色:孚雷并不单单纠缠于细枝末节的观点,而是直击传统史学的史观和方法论,并提出了一种替代性解释方案;孚雷以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为制度依托,抨击的是传统史学以巴黎一大为基地的制度性霸权;孚雷力图解构传统史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暖昧关系,质疑的是历史学的客观性问题.这场论争对法国大革命史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不论是传统史学还是修正史学,均借此推陈出新,拓展了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