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5篇
综合类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东岳论丛》第三期上发表了张凌云同志写的《意识对物质起决定作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一文。文章对于意识对物质起决定作用的“一定条件”,提出了新的看法,读后颇受启发,但对他的解释仍然感到不甚准确。这里想发表点不同的浅见,以求教于张凌云同志和其他的同志们。我们要讨论清楚什么是意识对物质起决定作用的“一定条件”,首先必须弄清意识能否对物质起决定作用,如果能起决定作用,那么,只有在什么样的情况或条件下,才能起决定作用。“能否起决定作用”与“在  相似文献   
2.
在粉碎“四人帮”以前,我国哲学战线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把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混为一谈,政治问题又往往当作敌我矛盾来处理,用政治上的讨伐、围剿,来代替学术上的争论。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那个“理论权威”、文革顾问授意“中央党校革命大批判写作组”炮制的《哲学斗争与阶级斗争》一文,(载1970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这篇文章从标题到内容,通篇混淆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界限。譬如,从1955年底至1962年间开展的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  相似文献   
3.
如何看待联系、发展和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各自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看待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关系?这是关系到准确地科学地把握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很不一致。这里,我想发表点管见,与同志们一起商讨。  相似文献   
4.
<正> 当前,哲学界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是哲学如何改革,或者说哲学如何现代化。对此,许多同志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我以为加强哲学的方法论功能,是哲学改革的一个根本方向。本文想就这一问题发表点粗浅看法,与同志们一起商讨。 (一) 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武器,是任何才能构成的根本要素之一。一般说来,人的创造才能是基本的科学知识、专门的技能技巧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三大基本要求的综合体现。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人  相似文献   
5.
最近看到一套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系列丛书,在这套丛书的总前言中指出:“市场机制成功地解决了激励问题,即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市场机制给主观为自己的个人以激励,使他们客观为社会而工作。市场机制所提供的激励,使自利的个人和人们之间的互利统一起来了。经济学把这称为激励相容。能否实现激励相容,关系到任何一个经济体制的存亡。”这使我联想起我国许多报刊从1981年至1984年曾经批判过的一个命题;“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如1981年2月12日《解放日报》一篇文章中指责“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是“一种利己主义的人生哲学,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1982年8月23日《北京日报》一篇文章指责“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私人商品生产者的陈腐道  相似文献   
6.
<正> 以前有一种说法,认为关于同一事物的真理只有一个,言外之意是对这一事物的其他认识,当然就是谬误了。这种说法,对于那些极其简单的事物来说也许是正确的。例如,二乘二等于四,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巴黎在法国,人不吃饭就会饿死,等等。但是遇到稍为复杂一点的事物,就未必正确了。拿人来说,人有两只手,会劳动,会创造财富,从这个意义说,确是“人多好办事”。但人要吃饭,要穿衣,也就是要消费。如果只看到前一侧面,而看不到后一个侧面,认识就片面了。实际上,对某  相似文献   
7.
<正> 一、范畴精确化体系严密化的必要性 首先,范畴精确化、体系严密化是任何一门科学的起码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当然也不能例外,否则,就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科学。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范畴不精确、体系不严密是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与科技革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与科技革命的关系姚伯茂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党中央提出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的轨道上来。所谓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其实质就是人的发展。可见,党中央提出的这一方针,深刻揭示了科技革命与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什么意思呢?实践究竟是怎样来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呢?原来,人们在某种认识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予客观对象,从而改变客观对象,使本来作为观念形态存在于头脑中的目的、意图客观化,表现为一定的实践结果(效果),人们就是用实践活动所达到的结果(效果),来使自己的认识受到检验的。列宁说:“行动的结果是对主观认识的检验和真实存在着的客观性的标准。”(《列宁全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月刊》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一开始就发表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认为“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应该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另一种意见认为“真理的标准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只能是社会实践”。(均见该刊1980年第9期)我们认为这两种意见都各有偏颇,值得进一步商榷。我们的看法是,作为实践结果的客观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下面就此发表点粗浅看法,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