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79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活动起源于人猿相揖别的地方 ,在人类最初的实践活动中 ,就包含着被语言整合的真、善、美意识 ,文学及审美与语言是共生关系。原始诗歌的节奏和原始叙事的逻辑性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但它们不仅具有审美功能 ,还具有多重文化功能。早期文学活动的重要特征是初民们共同创造想象世界 ,想象把人类引向进化的阶梯。  相似文献   
2.
陈亮的“义利双行”是基于他对“王霸”的认识展开的。他辨析王霸之道的用意在于完善其事功理论,并在“至公”的前提下混同王霸,进而提出“立心之本在于功利”的主张,肯定了利欲的合理性。陈亮与朱熹之间,由王霸之辨到义利之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三代、汉唐而展开的,但究其本意,又绝非为古而古,而是想通过历史的得失,探讨立身处世的道理。朱熹崇义绌利,义利不两立。陈亮则以王霸并用为出发点,主张有利方有义,无利则无所谓义,因而义利双行,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4.
小说在文明之初曾经有着重要的文化功能 ,但在班固等学者给小说下定义的时代 ,它已成为边缘性的话语形态 ,地位低贱。然而恰恰因为它的独特地位 ,使其能够海纳百川 ,汲取史传、诗歌等话语系统的营养。小说话语的开放性品格 ,也使其容纳了最复杂的话语元素 ,最丰富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5.
从优化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强化实践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硅热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流液洞中玻璃液流情况,提出了流液洞设计和使用中消除或减少回流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受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以复古求解放"的学术思路的启发,舒芜凝合戴震、墨子、柏格森、苏联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资源,提出他的"主观"思想,其核心为立足平民百姓"怀生畏死"的生命欲望,通过"实事求是"的探索,求得"心之所同然"的"公则"。然而其复杂的流变中,政党的具体政治实践取代了舒芜所探求的"公则",反而消解了舒芜的"主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外语课程思政角度出发,将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旨在通过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学习,提升高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中国文化素养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除此以外也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当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研究并探讨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高校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及培养。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听证程序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但从目前我国行政听证的立法规定和实践操作来看还存在许多待完善之处.本文立足于分析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对完善中国行政听证制度进行了方法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