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庸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中庸就是调和折衷,表现于生活则是庸庸碌碌,它似乎是国民劣根性之一,"五四"时期遭到激烈批判。为什么自孔子以来中庸思想有广泛的影响呢?这恐怕与中国文化的内在结构与中国人的群体性格有关。为此,笔者联系中国文化运演的历史进程对中庸作一重新认识和考察。一、中庸的价值基础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的"仁爱"思想,其精妙处在于把外在的等级制度、历史传统,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从整顿人的社会性(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一般、最亲密的家庭关系入手,讲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并…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反映了特定时期国际贸易分工的发展历史和特点,解释了各个时期出现的贸易分工现象,每一种新的理论都是对原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产品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则是国际贸易分工新实践的内在诉求。当代国际贸易分工业已呈现出产业间贸易分工、产业内贸易分工和产品内贸易分工三位一体的多层次格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