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宋希芝 《兰州学刊》2012,(11):59-66
《聊斋志异》中反映沂蒙民俗的作品有34篇。蒲松龄能够成功采撷沂蒙民俗是由于作者非常熟悉民风民俗,具备较高的艺术造诣,同时与作者在沂水生活时写作素材的搜集渠道有关。从民俗与文学的双向互动来看:一方面《聊斋志异》从行为文化、物态文化、制度文化、道德文化等方面展示了沂蒙民俗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沂蒙民俗素材进入《聊斋志异》,使作品更具沂蒙地域色彩,厚重了作品的内涵,拓宽了知识面,充实了信息量,增强了可读性,使作品达到了"风俗史"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观照下,明清传奇双线模式呈现出与传统研究方法不同的面貌:"二元对立"的角度下政治与爱情的主题显示出相互更为密切的关联,从而消解了以往仅仅把政治主题放在首位的文本解读模式;"角色模式"理论则澄清了出场人物在推动情节进程中的功能;"符号矩阵"理论则有助于辨清角色之间的矛盾关系;明清传奇亦可按照契约型、完成型、离合型的组合关系对其叙事结构做总体把握;而"一生一旦"分领两线、"戏胆"串联、"大团圆"结局收拢三个方面,构成了明清传奇双线作品深层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