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德治国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今天,我们虽然已经进入到现代化建设的阶段,但这一社会基础并不因短期内的社会变革而彻底改变,仍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延存下去。因而以德治国也就是必然和必要的了。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需要以道德的诚信为依托,以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2.
傅伟勋博士以其完备的语言及训练有素的学术,对儒家心性论进行较为全面的现代诠释,从肯定传统儒家的伦理本性入手,结合“内圣外王”的社会实践,为自我修养达致天下共善提供了理论根据。为了克服现实与理想间的矛盾,他进一步提出了伦理本性乃道德教育之前提及“现实存在”与“真实存在”一致性原则,从而奠定了道德“外铄”的理想基础。然而,其理论本身却存在着不可证实的矛盾,从而陷入了理论前提与思想展开间无法推论的逻辑困境,同时这种诠释亦已超越传统儒家理论域限,从而不自觉地迫使传统儒学的退却。  相似文献   
3.
现代技术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道德问题,且现代技术本身也已经成为一个道德问题。技术“价值中立”观点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技术与道德的两分状态,因此有技术“道德中立”的观点。通过考察技术的本质可知,技术并非完全是一种单纯的手段和工具,技术负载了价值,具有自身的意向结构,正是技术的意向结构决定了技术非“道德中立”。技术应该也必须是一个道德主体,技术道德应该包含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①。  相似文献   
4.
:儒家心性伦理的创造或重建课题的方法论是傅伟勋教授致力于弘扬传统儒学的重要工具。他试图用当代西方哲学的方法对传统儒学进行诠释 ,使儒学原有的、包罗万象的及含混不清的思想底蕴得以明析 ,并厘出其纯哲学的方法以此汇通中西、贯于古今 ,从而克服传统儒学的道德理想与现实生活间的内在矛盾 ,及其时空上的局限。但他的这一做法却不自觉地埋葬了传统儒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濂从养与教、经与文、道与心等方面论述了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不仅充分肯定了养教结合、经文并重、道心统一的重要性 ,同时着重强调了养、经、道在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进一步揭示了政治教育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并为我们的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庄子“逍遥避”,既有其社会文化背景及现实生活基础,也有其思想理论前提。这使“逍遥进”的人生理想和生活实践,既具备了崇高的超越理论根据,同时亦具备了现实人生洒脱的道德意义。这既反映了庄子无可奈何的应世心态,也表现了他独善其身、意志自由及冀望社会平和的道德追求,还为后人落实人格修养及消极伦理建构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资源以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我”的界定和确认既是一定文化的结果,也影响着其文化的创制、价值取向及特性.西方文化中的“我”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客观实在性,以及个人的法权关系,为西方的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民主政治等多元文化形成和特性提供了理论支撑;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我”则强调个人的人际关系,凸显个人的伦理道德属性、等级地位及身份,从而形成伦理型文化的典型特征,以及中国文化的独特品格.  相似文献   
8.
传统儒家义利观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义”在传统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要,位居“仁”之次,其解甚多。归结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一为本体之“义”,二为义理之“义”,三为适宜之“义”。在中国思想史上,却忽略了其间的差别,并将“义”与“利”绝对地对立开来,从而导致对传统儒家义利观认识的偏颇。这其中既有文本本身的原因,亦有诠释过程中问题。因此,对其作进一步的考辨不仅是必要的,且具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在仁学基础之上的"亲亲、尊尊"的和谐、稳定而又有序的等级社会,其最重要的工具手段和道德资源便是"仁"、"义"、"礼"。这一理想及理论构架在以后的新儒学家(包括当代新儒学家)那里得到了承继和发展,并以此开出所谓"内圣外王"的社会政治理论,并认为儒家仁学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有着共同的工具性质及价值归宿。然而,"仁学"只能造成均等的人格状态以及森严的等级结构,却不能促进独立自主、平等自由的民主制的形成。历史已经证实——儒家所理想的政治社会——在客观上,使个人丧失了自我独立及自主的本质,且从根本上消溶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英国的市场社会主义学派认为把市场作为手段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市场社会主义,尽管市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西方社会主义流派有其可借鉴的地方,但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对市场社会主义进行科学辨析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