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权官僚制的现代化道路──韩国发展经验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权官僚制的现代化道路──韩国发展经验探索尹保云国际学术界在韩国经济成功原因的探讨中,一种观点偏于从政府方面考虑问题,强调国家干预而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种观点却否定政府的作用,简单地断定即使没有国家于预韩国经济也会成功。本文则认为:韩国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意识形态发展的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病态发展:城乡差距与分配不平等的根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言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凸显的城乡差距、进城民工、失业、贫富分化、农村萎缩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各界的关注。在学术杂志和网络中,相关的文章不可胜数,什么问题都谈到了,什么现象都列举了,什么数字都利用了,什么措施都建议了,几乎达到了谁也难以再说出新东西的地步。但这并不说明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现在还只是停留在部分问题和表面现象的争论上,缺乏联系的、综合的理解,也没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性质及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所在。有的文章埋怨对农业的投资不  相似文献   
4.
象牙塔里的尘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年来 ,我国的大学脱离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远离改革浪潮的冲击 ,在观念、模式、管理等方面都与现代大学差距很大。作者并非研究高等教育的专家 ,本文只是根据自己的体验 ,谈一些看法。1、观念落后虽然大学里有许多教师思想很解放 ,但整体看来 ,大学的观念落后于全国改革的步伐。 90年代中期 ,兴起了一个新词叫“学术倾向问题” ,搞得那些喜欢追求思想创新者惶惶不安。十五大以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口号喊响了 ,有的学校、院系的学术环境宽松了许多 ,而有的地方则是你攻击我“反社会主义” ,我攻击你“反市场经济”。学生有时候也…  相似文献   
5.
“文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的东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明与“技术因素”(包括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或制度)相联系,而文化则与“非技术因素”相联系;文明具有可变性和传播的强迫性,而文化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选择性;文明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而文化则具备区域性的意义。西方现代的产权制度、法治体系、政治民主与参与等制度上的因素,都是“技术因素”,属于文明的范畴而不是一种文化。东亚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主线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对现代文明的态度以及引进的时间、机遇、范围及深度,而不是自身的或外来的文化因素的作用。从科技与管理两个方面的技术因素考察,不能断定世界文明的中心在21世纪会转移到东亚。世界文明中心的转移决定于吸收眼下世界文明中心区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的能力和以此为基础的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紧密联系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对现代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一些伦理因素,可能恰恰是曾经阻碍过现代化的传统伦理因素。伦理因素的角色变化由两个原则所决定:(1)某一社会因素的变化可以引起相应伦理观念的角色变化;(2)个体行为是有选择性的,当社会市场化并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与体制时,传统伦理的角色就会发生转化,即由消极的因素变为积极的因素。因此,现代化的关键是制度与体制的变革,而不是对某种道德意识形态的批判或执著。  相似文献   
7.
伦理问题的复杂性──“文化战略”的理论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引言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化研究中所讨论的“文化”或“传统文化”,主要指伦理价值观念。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行为方式,从而影响现代化进程,而“文化”的其他内容(如文学、艺术、文物等)则与现代化没有这样直接的关系。因此,许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们在自己的理论遇到困难时,就转向求助于伦理的解释或转向研究伦理问题。现代化进程中伦理道德问题十分复杂,人们却习惯于对它作直观的理解。比如,许多学者一谈到“腐败”,便提出“道德教育”的方案,认为只要发生一次伦理观念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内哲学界在对“主体”范畴的讨论中,普遍认为认识主体是人,实践主体是人,历史主体也是人,三者指的是一回事。其实,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历史运动是三种不同的活动,它们的承担者即“主体”也完全不同。把三个主体概念混为一谈,只能使讨论停留在表层,而不能由此对认识、实践、历史规律以及人的发展等问题作一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9.
韩国的反腐败斗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的反腐败斗争尹保云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的腐败问题;在第三世界并不只是个别国家存在。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民主和法制机制,各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腐败现象给许多国家造成严重危害:妨碍了政府的各项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侵蚀、搅乱了司法、税收、金融系统;政府...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与东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全球化”这个口号在中国越喊越响。好象它是世界上以往从来没有过的一个什么了不起的新事物。现在,许多人一提全球化,就不由自主地会有两个联想:一是巨大的发展前景,一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前者令人跃跃欲试,后者令人谈虎色变。实际上,全球化不是新事物。在西方知识界,“全球化”的代名词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这个代名词说明,全球化历史进程至少从资本主义在西欧产生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概而言之,全球化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传播,从而不断加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融会与联系。因此,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