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企业实际,把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必须从企业的前沿和基础即“班组”抓起,努力创建“学习型班组”打造“学习型员工队伍”。“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一部新意迭出的中国古代人口的研究专著──《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读后近年来出版的人口研究专著和读物不少,但有关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的专著却极少。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袁祖亮教授花数年心血撰写的《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最近由中州...  相似文献   
3.
崔波  尚新丽 《南都学坛》2000,20(1):24-26
康有为的《大同书》集中反映了19世纪末期形成的大同思想。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广泛吸取了古今中外各种先进思想的养分,揉进了他的政治构想,描绘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远景。康有为《大同书》中的社会构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从事资本主义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最高政治纲领,它给资产阶级维新派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对于维新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宗教情感是宗教意识在情绪、情感上的反映。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敬畏感、神秘感、依赖感、罪恶感、羞耻感、安宁感和满足感等。正确认识宗教情感有益我们把握宗教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5.
地方性知识的视角是研究跨文化传播的新思路。通过对地方性知识视角的分析功能、分析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式的阐述,认为借助地方性知识的视角能够弥补跨文化传播研究视角的不足,还为跨文化传播研究带来新的内容和特征。与此同时,还指出地方性知识视角的研究局限和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周易》中包含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其和谐思想包括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整体和谐意识,“保合太和“的最高和谐理想,“和而不偏“的中庸和谐观念,“自强不息“与“遁世无闷“的身心和谐等,均能对现实社会生活给予积极指导,丰富大众人生.  相似文献   
7.
《周易》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 ,它原本是卜筮之书 ,后经历代圣贤的诠释 ,逐步演绎成一条内容广阔的易学之河。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丰厚的思想内容 ,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周易》是贴近生活的 ,它所反映出的婚姻观念及家庭观念 ,如男女结合是政治的而不是爱情的、一夫多妻及男尊女卑观念等 ,反映了当时婚姻和家庭的有关情况。这些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维护家庭稳定、加强夫妻沟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崔波 《职业》2014,(6):97-98
“问题式”教学方法是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是一种平等对话的教学情境,是一种较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一项颠覆性的系统工程,将“问题式”教学法成功应用到一体化课程开发特别是一体化课程工作页的设计,结合二者的优势,会得到一套先进的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  相似文献   
9.
崔波 《回族研究》2011,(4):48-5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形势下,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纪念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75周年座谈会”,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喜事。在此,我代表同心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全县39万回汉人民,向参加这次座谈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  相似文献   
10.
崔波 《殷都学刊》2005,(4):30-34
汉代经学是儒家经学的确立阶段,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给儒学发展拓展了充分的空间。汉元帝时,重用经学之士,注重人才的德行道艺和学术水平,使大批儒生涌入政界,京房就是这样背景下,加上长于占卦,受到元帝的赏识,进而受到重用。这时,京房提出了考功课吏法,该办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