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实的乡村旅游其实并不如经济学家、规划师以及政府官员声称的那么美妙,对于旅游目的地及其居民来说更是如此。本文通过权力支配、话语霸权等概念工具对发展中国家乡村旅游的真相进行了揭露,并对发达国家的文化征服、种族优越、资源掠夺等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2.
交织着现代性的后现代都市社会状况造就了超级的物质富足和极度的精神冷漠,引发了包括幽闭症、购物狂、漫游癖以及思乡病在内的一系列都市病,将否定权威、主张多元、尊重差异的后现代主义精神引入城市日常生活实践及规划建设中.可以抑制后现代都市状态的疯狂扩张;而后现代旅游作为拯救当代都市居民的应急良方则有点前景难料.本文将从问题与出路两方面着重分析.  相似文献   
3.
乡村越来越成为社会构件(social constructs)或地理学想象(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这主要源于西方人口的逆都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大量来自都市的中产阶级移民。同时,乡村"景观"正在由变动不居的人口重构持续重塑,并日益偏向都市消费品味。"殖民化"可以成为考察乡村表述及其变迁的有效的概念工具。  相似文献   
4.
旅游目的地的历史形塑与社会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新界定目的地概念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提出了比广为流行的Butler生命周期理论能更深刻揭示目的地演进历程的社会建构论模型。它包括地方特质的历史形塑、地方特质的两阶段显现与目的地的诞生、目的地的社会重构及其后果;以及对目的地社会重构期的话语权、伪规划、需求导向以及由边缘化、动物园化、迪斯尼化和文化异化四大概念支撑起来的创造性毁灭说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皆源于对现代性阴暗面的揭示或意识,作为一种思潮的后现代性与作为一种行动的乡村旅游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密切关系、通达性或不谋而合。乡村旅游的命运取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较量 无论较量的结果如何,它的最终结局都是悲剧性的  相似文献   
6.
在贫困和反贫困问题上,全球学界和政策界往往将目光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撒哈拉南部非洲那样极度落后地区,忽略发达国家,特别是这些国家的乡村地区。即使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富裕国家,乡村贫困问题依然相对严重并有永久化趋势。最低工资标准、适度的贫困线和社会福利制度是美国反贫困最成功的政策工具。殖民拓荒传统、种族主义遗产、经济和产业重构、国内外移民趋势、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社会经济政策等造就或加剧乡村贫困。但以农业政策代替乡村政策以及缺乏针对性的乡村减贫战略尤为致命。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分割、剥夺、歧视是“三农”问题的主因,农民话语权缺失和制度缺陷是根源;根本出路在于话语权的回归和制度再造。这需要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农民的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虽然已经是各方达成的共识,但在实践中却面临重重困难。其主要障碍包括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话语权缺失、定位与导向有问题以及技术和管理落后等。因此,解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政治变革、经济重构、社区参与及政府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