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0年代女性创作表现女人从军从政等雄强特点的,大多出自左翼女性笔下。她们以"忘记自己是女性"作为突破传统性别局限、参与国民革命战争的心理定位,超越并反抗社会性别对女性的强制性规定,以新国民身份承担与男子同等的社会责任。但这种新身份的获得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再没有比女战士、女革命者更能代表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力量;另一方面,这些介入男性领地的女人以抹杀性别差异为代价,通过对男性气质的刻意模仿,达到"像男人"的目的,这是在对传统性别规定的反叛中以另一种形式失落自己。  相似文献   
2.
上古先民以某些植物代表女性生殖器,进行生殖崇拜。《诗经》中不少的篇章也以植物为题材,或祈求生育旺盛、表达生殖崇拜,或比喻、象征女性;或代表恋爱婚媾,“之子于归。”  相似文献   
3.
“五四”爱情神话的浪漫激情与理想欢悦的美好书写,在张爱玲笔下变成了势利卑微的俗世追求,男人“为谋欢而谋爱”的经济操控,女人“为谋生而谋爱”的经济依附,彼此为各自利益而较量盘算的情场游戏。爱情不再纯洁、崇高,它充满了欲望杂陈的世俗气息和无爱的“爱情逐求”。张爱玲拆解了神性的爱情,将它还原成千疮百孔的俗世人生的本来面目之一。  相似文献   
4.
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需要。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从2002年开始实行病理学双语教学,从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发现了相应的问题。该文主要探析了病理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一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文艺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文献,以其深远的历史作用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而被人们不断地阐释和研究。从其发表到新中国建立直至"文革"结束,《讲话》一直被当成文艺界遵循的唯一指针,甚至被一些人"神化""圣化"和极端政治化。而新时期以来,作为对"文革"时期的极左思想的反拨,一些人开始站在启蒙的立场对其进行质疑甚至排斥。时值《讲话》发表69周年,我们试图以开放和发展的眼光把其放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这多元文化参照系中来对其进行理性地审视,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这就是我们编发这几篇文章的初衷。此外加上一篇对新世纪(即21世纪)以来研究《讲话》的综述,以帮助人们了解近10年来这一问题研究的概况与走向。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的小说里生活着一群形貌萎琐 ,举止猥亵 ,谈吐龌龊的各色男性 ,他们要么身体残疾、肢短体小、相貌丑陋 ,要么行为乖张、表现失当、语气下流 ,完全不是男权文化下男性形象伟岸英俊的想象认可和传统表达 ,从而构成了张爱玲小说男性世界的浮世丑怪众相图。这是张爱玲基于女性主体意识 ,对整个男权世界价值评判的外化凸现  相似文献   
7.
"五四"及20年代母爱题材的女性写作,是一种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性别写作.对母爱的礼赞与膜拜,形成了"五四"时代女性写作的奇异景观.但也有一些作家,开始了她们对母性与母爱的理性思考,不是所有的母爱都崇高,不是所有的母性都美好,母亲忘我无私的背后可能是完全地丧失自我.母爱颂歌中的反弹旋律,避免了对母爱概念化的颂扬,丰富和立体化了母亲形象,也影响了后来的同类创作.  相似文献   
8.
一个是真实的病情分析报告文本--<一个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断>,一个是虚构的文学文本--<我在霞村的时候>,两个不同属性的异质文本在我们的阅读体验中有趣地发现了它们异中有同的可比性.两个文本都不是单一的纯医学或纯文学文本,前者存在着显性医学文本与隐性文学文本的交相纠葛,后者则是显性政治文本与隐性女性文本的压抑与反抗.两个文本站在不同的叙事视角与性别立场,展现出文本间性力量所构成的丰富内涵和复杂声音.  相似文献   
9.
朝鲜战争是一场区域性的国际战争,也因此催生了主要参战国家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1950年代的中国报刊大量刊载北朝鲜作家的此类作品。由于意识形态的相似性,它们与同期的中国文学在相关题材的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阶级斗争的理念运思、二元对立的人物描写,雷同化的情节模式,注重战事过程而少心灵刻画,更缺乏对人与战争的深度思考。但北朝鲜文学也有一些异质于我们的如民族心理、意象运用和叙述方式,像一面镜子,照见的既像我们又不是我们的另一国度的文学表达。  相似文献   
10.
“五四”及1920年代女性文学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及1920年代女性写作,是中国女性以"人"和"女人"的反叛性姿态参与反封建的历史进程,书写女性的觉醒与成长.由于性别体验和关注点的不同,她们的书写立场与男性先驱有所差异或同中有异:言说社会人生、关注下层苦难、反映军阀战争和北伐革命;以母亲名义书写自己、以爱化解人生、理性审视母爱;批判礼教罪恶和封建婚姻、关注弃妇命运;追求自由婚恋、大胆表露性爱、探求婚内主体情欲;反抗社会压抑的女同性恋准同性恋书写;"五四"爱情结局下的婚姻思考等.色彩纷呈的创作实绩,奠定了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一个辉煌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