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年鉴是工具书的重要类型之一。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阮湘等编的《第一回中国年鉴》。这是学界所知的中国人自编的第一部中文版《中国年鉴》。1921年英国在华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中国年鉴》和1935年中国人自编和出版的第一部英文《中国年鉴》,在中国年鉴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研究20世纪中国年鉴的发展史,我们无法回避它们。本文试图揭开民国时期英文中国年鉴的一角,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以凸现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和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代咸丰元年的理藩院,专事与俄国外交之事件。这是中国近代外交机构之雏形。光绪二十七年,设立外务部,负责《辛丑和约》之事宜。中华民国成立后,建立了北京政府时代之外交部,从此“外交部”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当时外交部下属的统计科,负责文书及其他典职事项。1912年,该科编纂了《外交部法令汇编》,书中收录了外交部成立至1912年底的材料,包括部令和文牍两类。1914年,又编《外交部法令汇编》。  相似文献   
3.
与年鉴理论和年鉴编纂方法的研究相比,我国年鉴编纂史仍是一个薄弱的研究环节。据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调查,以1911~2008年为检索时限,以“中国文艺年鉴”和“中国文学年鉴”作为检索主题或篇名,结果发现,除了可数的几篇断代文学年鉴和地方文学年鉴的研究文章外,关于《中国文艺年鉴》的研究论文几近空白。与此同时,我们对20世纪《中国文艺年鉴》的出版也缺乏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