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大好,同时又暂时出现了财政不平衡、信贷不平衡、物资不平衡、外汇不平衡的问题。那么,原因何在呢?主要就在于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基本建设的规模超过了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怎样对待和解决这个问题,是当前国民经济调整的一个关键。陈云同志早在1957年就明确指出:“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陈云同志的这个意见,是把马克思主义具体运用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得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科学结论。从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原理来看,要保证社会总产品在生产规模扩大中实现,第一部类所要补偿和追加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量,必须和第二部类所要补偿和追加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量  相似文献   
2.
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关系的问题,是从经济上实现拨乱反正伟大历史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确定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正确道路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邓小平同志从1978年到1982年,在一系列重要讲话、谈话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论述,为我们处理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现就我对《邓小平文选》有关论述的初步学习,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和所有制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这个问题有许多重要论述,我们应当认真学习领会。根据邓小平同志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党中央确定的方针,在实践中经过近15年的改革,我国所有制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现在结合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着重探讨这个变化的新格局、新特点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思路。 一、我国所有制结构发展的新格局 长期以来,我国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并受“左”的思想影响,所有制结构越来越单一化,严重  相似文献   
4.
从1991年到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10年。在这10年内,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根本的条件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即从粗放型发展转到集约型发展。只有这个转变基本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才能基本转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一、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历史条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世界各国都必然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手工劳动向大机器生产转化。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过渡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由于各个国家在转化中的历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第二卷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阐述了再生产的理论。它既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这部伟大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节录本基本上保持了这种特点,为广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读本。现就这本书的基本结构、主要原理和现实意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资本论》第二卷的结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对资本的流通过程进行详尽地科学分析而建立起来的。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着重考察了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资本的流通过程,除购买劳动力这一流通行为之外,都是作为假定的前提而没有展开分析。但是,资本的运动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决定生产。剩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