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7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正确的利益导向 ,是实现社会控制和管理的必要条件。平等互利、相互依存、协调发展、以及实现人的利益的全面发展是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以及个人各种利益关系的争取的利益导向的内容。给予或剥夺一定的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核心和实质。综合地运用经济、法律、行政、道德的手段调控人们的行为 ,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单纯的运用一种手段 ,边际效果必然递减。  相似文献   
2.
试论利益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问题是社会领域中最普遍、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 ,是一切重大社会事件最深刻的根源 ,是正确把握和理解国内国际重大事件形成和发展的一把钥匙。要科学地系统地深入阐述利益理论 ,首先就必须界定利益概念及其本质。笔者对此略有见解 ,现作一述 ,以就教各位同仁。一、利益概念的界定及其本质“利益”即“Interest”,这个英文单词除了“利益”之外 ,还有“权利”、“股利”的含义。它是由拉丁文“Interesse”演化而来。“Inter”表示某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 ,或者表示某种东西与别的东西相比较、相关联 ,一般用着介词和副词。“Interesse”…  相似文献   
3.
论利益的社会作用及其实践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既是推动人们去探索、改造自然的根本动因 ,又是推动人们去结成社会、改造社会的原动力。它支配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感情及道德评价。它既是乐善好施的种子 ,又是欺诈及战争的根源。深入把握利益的社会作用 ,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治国战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世界瞩目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一个伟大社会事件,它正在逐步全面展开,并向纵深发展。它正呼唤着理论的繁荣,并为它的胜利发展指引方向。毫无疑义,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最大实际进行理论探索,为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使改革更自觉、更健康地发展,是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笔者认为,利益规律与商品经济一样,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为改革提供一个理论支点。何以言之,利益规律是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呢?  相似文献   
5.
利益规律的内容及其客观必然性曾在前一拙作中论述过(见《广西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本文拟进一步探索利益规律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物质到意识的转化是辩证的”(《列宁全集》38卷314页),感性认识是这一转化的起始环节,其中寓存着活生生的辩证法。深入全面地探讨这种辩证法,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于提高我们认识世界的自觉性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意义是重大的。感性认识过程的辩证特性包含那些具体内容?笔者认为至少包括下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成兴 《学术论坛》2001,2(6):22-25
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国走过了曲折的历程.它的基本经验是德治是必要的,舍此不能实现治国和人民的精神需要,但它不能代替利益原则.在当代,德治只能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德治,必须与法治相结合,注重实效,注重教育和管理,发挥党的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那么法律、法规规定了哪些特殊合同须经登记才能生效呢?很多人对此不甚了解。因而在订立这类合同时带有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9.
利益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起作用。只要反思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整个过程,得出这个结论是很明显的。可以说,什么时候,一平二调、平均主义越厉害,什么时候经济就越糟糕;什么时候“大锅饭”严重了,经济就落后了。反之亦然,什么时候平均主义少了,经济就稍有起色。这些经济发展现象,实质上是利益规律对我国不同的经济政策所  相似文献   
10.
李宏同志的《“利益规律”质疑》一文的发表,相信会引起人们对“利益规律”的关注,并推动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因此本人对李宏同志的文章表示热烈的欢迎。李宏同志的文章(下面简称“李文”),分析发微,材料丰富,并引用了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进行论证,读了感受颇深。不过令我迷惑不解的是,李文并没有按照题目的要求,正面讨论在社会生活中是否存在利益规律,却绕过这个带有根本性和实质性的问题,仅仅对我文中顺便提到的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