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切实保障好老年人健康格外紧迫。基于此,文章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从身体机能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医疗保险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身体机能健康和心理健康。机制研究表明,医疗保险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降低老年人慢性病发生率进而影响到老年人健康。因此,进一步扩大老年人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医疗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是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状况下保障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禅宗文化追求“物之精也”的直觉与意念性言说,蕴含“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禅意静思和悟化“无知之知”、“无言之言”的精神皈依。为此,禅宗哲学崇尚诗禅兼具的“悟”的思维范式、诗境营造和欣赏体征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生命情韵。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作为法的部门,却在我国目前所有诉讼制度中还没有独立的经济诉讼制度,这显然是法制不完善的表现。论证经济诉讼存在的必要性,分析经济诉讼存在的理论基础,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构建我国特殊的经济诉讼法律制度的目标模式,进而完善之。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反"最早使用于音学领域是佛教译经中用汉语音二合对译梵文音,进而作为专门的二合注音术语;"切"最早用于论说语音时是"精确、确切"的意思,中唐以后其使用义变化相当于"反";此后,"反""切"皆是"二合"注音术语,不再有分别。  相似文献   
7.
自从德国民法典区分物权与债权并抵押权归入物权后,学者们不断质疑争论。文章认为各家争议的实质在于反思传统法学概念。从法律价值角度看,抵押权虽不具有物权的典型特征,但把抵押权归入物权并无不妥。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彻底消解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水浒传》等文学佳作由市井弹词到文人写定的近乎道德评判的文化心态模式,而是以冷静、客观、宽容的叙事特质对诸多人物形象的行为举止加以生动、真实、淋漓的表白刻画并最终张扬着意趣悠远的生命韵味。  相似文献   
9.
张鹏飞 《学术论坛》2022,(5):106-115
定价算法已经在线上打车、网上购物、预订酒店、预订机票等领域广泛应用,尤其是随着定价算法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驱动下,定价算法在提高市场透明度和交互频率等同时,会促进串谋行为的发生。但是基于信号算法、自学习算法等隐性串谋行为不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国际上目前主要从市场化手段、行业行为自律、政策干预措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约束,然而都存在弊端和漏洞。我国社会主义数字市场以公平竞争为基本特征,对定价算法的约束需要以市场多元化发展为主,强化事前调查研究、事中综合监管,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优化定价算法市场的生态环境,建立适应于数字经济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关林  张鹏飞 《人才瞭望》2014,(8):101-102
乌克兰危机致使美俄对抗走向公开化,其激烈程度虽比上世纪的冷战低一些,双方斗而不破,但形成全球"凉战"格局,一时间也难以改变。这也给中国的"新丝绸之路"带来新的机遇,并借势突破周边的安全困局。中国面对海上重压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变化,让美国一些人的心思膨胀起来。2014年4月3日,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会议上说:"相信全球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反应将产生寒蝉效应,阻止中国考虑类似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