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从文化的视角审视,明初思南、思州改土归流,与当时黔东地区儒家文化的快速传播紧密相联,是"大一统"价值诉求的使然.改土归流的成功运作,削弱了田氏土司的势力,结束了田氏土司对黔东地区的统治,对黔东地区乃至贵州全境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思南、思州改土归流,是建立贵州行省的助推器,是黔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水岭,是黔东地域文化发展的里程碑.研究思南、思州改土归流,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伴随着贵阳市政府成立而创办的《贵阳市政》,以宣达政令、训练市民以及广泛征集市民的批评和建议为办刊宗旨,研究城市建设之理论与实际问题。《贵阳市政》聚集了大批具有一定影响的作者群,收录了大量的贵阳市政府制定的各类地方性法规、历次市政会议记录以及广大专家学者发表的市政研究论文,这些文献对于研究抗战中后期贵阳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等极为珍贵,是研究抗战时期贵阳城市发展乃至贵州社会变迁的必备史料。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贵阳城市战略地位空前提升,随着大量人口的内迁以及不同人口之间存在着一定文化差异的现实,贵阳城市文化建设成为必然.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建设城市文化的措施,并将城市文化建设与市政建设、城市社会建设、城市精神的塑造等相结合,多措并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使不同文化事项之间存在的差异得到了调适,而且促进了战时贵阳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战时贵阳文化的繁荣与城市的发展为服务抗战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焦急的期盼和渴望中,<世界苗族迁徒史>于2006年12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付梓出版了.该书是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石朝江同志长期潜心研究苗学的又一硕果.  相似文献   
5.
丧葬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思南县天桥乡地处思南与印江的交接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民风极为淳朴,尤其是该区域内的闹丧习俗,其主要程式极具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通过区域内闹丧习俗的调查研究,不仅为深入研究民族文化提供原生态元素,而且也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明代黔东北地域儒学的迅速传播,使该地域学习儒家文化蔚然成风,科举考试取得了辉煌成就,引起了黔东北地域文化体系的解构与重建,由明初土司文化为主流发展到明代中后期以阳明文化为主流.黔东北儒学的传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既与明朝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大力提倡推广紧密关联,也离不开家乡士子对桑梓教育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乌江航运开发是促进区域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古代乌江航运的开发,推动了以乌江航道为主干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发展,从而加快了乌江流域人口变迁、城镇兴起、工商业发展、文化融合、科技变迁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社会变迁的进程,推动着区域开发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贵阳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它改变了贵阳城市发展的传统轨迹,为贵阳城市发展创造了机遇并注入了活力。在当前贵阳城市史的研究中,部分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独立地以抗战时期的贵阳城市发展为研究对象的成果较为有限,特别是抗日战争如何促进城市发展以及战时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等问题,急切需要人们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