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农村流动人口犯罪已经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原因有很多,既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既有农村经济不发达方面的原因,也有城市和社会制度对农民工存在不平等待遇等原因。而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经济方面。因此,要遏制农村流动人口犯罪,从完善村民自治的角度来看,既要加强村民自治组织的对农民的社会控制功能,也要加强其对农民的服务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变性人的增多,变性人已经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随之而来的法律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首要的就是宪法问题。自由赋予了人存在的理由,必然也可以给予"易性癖"者以享有性别变更权的自我空间。性别变更权虽然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却应当是公民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对于变性人,只要他们变性后的性别得到了法律肯定,就应该与其他同性别的公民一样,在人格上能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3.
西方维护自由的秩序价值观创生了宪法秩序,而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是宗法秩序。宗法秩序的价值是维护专制。中国传统的秩序价值观作为文化沉淀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制宪和行宪,它对舶来的宪法进行了权力设置的重构,使得近代中国立宪运动中权力始终朝一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在中国培育宪法秩序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对舶来宪法文化的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4.
志愿服务风险防范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要加强风险防范,降低和减少风险和责任事故的发生,首先,国家需要加强立法,对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严格规范;其次,对志愿服务进行管理的政府部门或相关社群组织,如民政部、共青团组织等,需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的执法和监管,促使志愿服务能够依法规范运作。最后,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本人也需要自觉守法。志愿者组织需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活动规划等相关机制,志愿者也需要努力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5.
从宪法学的视角分析“周老虎”案可以发现,中国公民正日益成为具有自由意识、理性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新型公民,成为当代中国日益孕育成熟的市民社会的中坚分子。正是由于拥有这样一批市民社会的核心力量,才会出现“周老虎”案这样广大公民借助网络媒介来自由表达自己真实意愿的现实案例。公民对虎照真实性的追问,其实是在质疑某些政府部门的诚信与责任心,表达对“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期盼。  相似文献   
6.
如何消解中西方法文化之间的冲突,并实现两者的和谐,是近代以来中国法文化学者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晚清知识分子提出"中体西用"论,试图以"西学"来维护封建统治的合法性;新儒学者们的"文化转型"论,则希望从传统儒学中创造性地转化出宪法文化。这些文化策略都以失败告终。要实现中西方法文化的和谐,就必须坚持"在法治的框架下扬弃传统文化"的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垂直管理体制形成于90年代,是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促使全国市场经济体系统一而推行的改革举措。然而现在垂直管理体制却出现了许多问题,譬如导致地方政府权力残缺化、难以有效遏制垂直管理系统内部不断出现的贪腐要案等。在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程中,需要改革垂直管理体制。通过制定《中央与地方关系法》,逐步实现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的法治化,并构建有效的对地方政府权力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法学的发展需要中国自己的法律理论与体系.当代中国的法学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积极研究中国法学发展中的问题,致力于使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当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政权建设法治化有三个重要问题,即省、市、县三级地方政权的法律定位、地方政权的合理界分,以及实现地方政权及建置的法治化。为促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功,地方政权应当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实现市县分治,且市应当对县的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协调作用;二是需要将地级市的权力进行合理下放;三是需要通过修宪和制定《行政区划法》等方式,实现地方政权尤其是地级市政权及其建置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0.
整体主义价值观强调群体特别是国家利益的中心地位,相对于群体利益而言,公民个体的权利则处于次要地位。基于宗法关系而产生的整体主义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导引着传统中国的权力走向集权,并对近现代中国的宪政运动产生了支配性的作用。相反,西方宪法的创生则与个体主义价值观密切相关。个体主义强调公民个体可依其自我的方式行事而无须受到他人的干涉。建设宪政中国需要借鉴个体主义的价值观,因为对人权的保障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公民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