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学界对于中国古代法是否具有确定性一直争论颇多。一般书本中往往将儒家和法家的论争归结为人治与法治或曰礼治与法治之争。然而礼法之争中,儒家之"礼",与法家之"法",都非现代语意上的礼制与法制,更不可能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此文旨在从儒家经典中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的阐述为出发点,讨论孔子对法律的确定性的认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盐引"是作为盐务制度中国家与盐商之间法律关系的书面凭证而存在。通过对清代"盐引"的实际运转流通情况的考察,并结合目前学界提出的几种比较重要观点,可以看出,清代"盐引"的内在特征在于它代表的是国家特许经营权,表现形式则体现出强烈的行业垄断性,并具有规范交易的功能和一定的信用证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晋商百年辉煌背后的基石,而晋商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大背景及其经过的千百年的文化浸染,与晋商形成推崇"诚信"的商业原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诚信"制度在法律真空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成为对商人最行之有效的约束,这一点对我国当今的立法也有着及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